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A股市场一波三折的走势背后,是以“茅指数”为代表的传统白马股归于沉寂,“宁组合”产业链的异军突起。
迈入崭新的2022年,资本市场又将如何演绎?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多名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明星基金经理,把脉投资新主线,挖掘市场新机会,展望市场新走向。
本期刊出的是对东吴证券全球首席策略、东吴国际副董事长陈李的专访。
展望虎年,陈李认为宏观环境在朝着经济正常化的方向发展,全球经济大概率会逐渐向着2019年的水平恢复。这一方面意味着经济增长水平明显超过过去三年,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货币政策不再扩张,而是逐渐收缩。
陈李进一步表示,中国经济在2020年、2021年间就实现了快速增长,2022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慢于2021年。分季度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可能同比下降,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可能有所回升。
对于虎年,陈李期待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围绕基建投资,陈李认为其边际增量的相当一部分可能还在于新能源、新基建方面,比如光伏、锂电的推广,氢能的研究,以及新创、软件、数字经济方面的投入。
陈李也提醒投资者,注意来自海外货币政策收缩、美联储加息可能带来的宏观经济风险。
以下为澎湃新闻与陈李对话实录(略经编辑):
澎湃新闻:您对当前全球宏观环境怎么看?
陈李:放眼全球其他国家,我觉得宏观环境在朝着经济正常化的方向发展。尽管新冠疫情对我们仍有影响,但是一方面欧洲、美国未曾停下开放的步伐,另一方面南非、以色列的更多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具有更小的致命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在2022年,全球经济大概率会逐渐向着2019年的水平恢复。正面而言,2022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从目前预期来看会超过过去三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预测,在2022年,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GDP的增长速度都要超过2021年、2020年,甚至超过2019年。
反面来看,既然经济水平可能回到2019年,那么过去两年间针对疫情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也可能退出。从普遍意义上来说,在2022年,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都有可能紧缩货币政策、缩小资产负债表规模。
因此放眼全球,2022年会是恢复常态。这一方面意味着经济增长水平明显超过过去三年,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货币政策不再扩张,而是逐渐收缩。
澎湃新闻:展望虎年,您认为国内宏观经济整体将作何走势?
陈李:中国的情况可能跟全球其他国家的情况不一样:中国经济在2020年、2021年间就实现了快速增长,相当于领先全球一年,所以2022年的经济增速可能明显慢于2021年。分季度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可能同比下降,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可能有所回升。
2022年上半年面临的压力较大,央行前段时间关于“三重发力”的表述也佐证了这一点。具体从经济学角度看,一是出口面临高技术的干扰,增长速度自然下降;二是房地产投资快速下滑,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三是疫情相对严峻,在当前的抗疫政策指引下,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也会回落。
到了2022年下半年,随着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出台,随着基建投资规模的扩大,也许在六个月以后,政策效应能够稳定住2022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
澎湃新闻:您认为,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如何?2022年可能有哪些影响?
陈李:疫情对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疫情对于宏观环境的直接影响,当然是人们出门少了,这进一步造成了消费水平的下滑,比如服务业整体遭受了将近下跌一半的打击,旅游、酒店、零售、餐饮都受到了负面影响。
疫情对于宏观环境的间接影响,便在于服务业受打击后的潜在失业增长。这导致居民收入预期的下滑,进一步导致了人均消费能力的下滑。可以说消费面临着双重压力,不仅外出旅游、外出就餐的人次减少了,外出人群中人均消费水平也降低了。
但展望2022年,在全球都趋于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情况下,或许我们也应该向这样的正常化靠拢。
澎湃新闻:您怎样看待双碳投资?2022年双碳投资可能出现哪些变化?
陈李:我觉得双碳投资是大方向。我国已经做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它是国家战略,也是长期战略,而且这不仅是中国的需求,也是欧洲、美国、日本乃至全世界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出发,“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战略。但这并不意味着此前的每一年都有大规模的碳缩减。
整体来看,我觉得2022年碳缩减目标的设定,可能会吸取2021年下半年的经验和教训:当时拉闸、限电的野蛮“一刀切”,确实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2022年碳运动的推进速度可能会比2021年慢一些、合理一些,会在不伤害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下推进双碳运动。
换言之,在2022年,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使用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投资上也不能抛弃。
澎湃新闻:您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虎年A股市场可能有哪些变化?
陈李:我觉得首先要看投资者如何看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积极论调。从2022年1月的A股市场表现看,可能相当多的投资者不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积极财政、货币政策,能够很快扭转经济下滑的趋势。
但我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积极政策仍会落实。这一点在货币政策方面表现得较为鲜明,比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信贷增速也可能有所回升。财政政策方面,效应可能确实要到春节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我个人认为,春节以后A股市场的表现会比春节前更好。
澎湃新闻:您对虎年资本市场的哪些政策最为期待?
陈李:个人而言,我期待虎年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这具体表现为基建投资的增加。
这里我想澄清一个市场误区。我认为基建投资的边际增量,一方面在于保障房,以及传统的铁路、公路、地铁、桥梁、轻轨等“铁公基”项目。但这些投资只不过是为了对冲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并不会给建筑、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带来增长。
换句话说,原本由于房地产投资下降,水泥、钢铁、建筑、工程机械等的需求量可能下滑30%,而增加基建投资后,可能只是从下降30%变成下降10%,不可能变成增长10%。
另一方面,基建投资的边际增量可能还在于新能源、新基建方面,比如光伏、锂电的推广,氢能的研究,以及新创、软件、数字经济方面的投入。
澎湃新闻:对于虎年的宏观经济,您认为需要特别注意来自哪些方面的风险?
陈李:我认为风险之一来自海外的货币政策收缩。国外的经济形势和国内的经济形势正好相反,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预期2022年经济增速会比2021年高,但国内普遍认为2022年中国GDP增速会低于2021年。经济形势相反会导致货币政策取向的相反,这一过程中可能导致市场波动,也会对我们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风险之二来源于美联储加息。从美联储加息的历史规律看,如在2013年到2015年美联储结束QE后逐渐缩表、加息的过程中,加息前全球市场的股票、债券都出现了下跌,但在第一次加息到第二次加息中间,股票、债券又上涨了。
这是因为,起初对于加息,市场普遍担心货币收紧、估值下跌;但到真正加息时,一方面预期已充分体现在市场里了,另一方面毕竟加息源于经济上行,市场认识到企业利润、盈利都很不错,因此重新恢复了信心。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SZ,00204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 29亿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在疫情反复、线下市场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 55亿元,归属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这是不固定的,因为国债逆回购的利息收入是根据当时国债逆回购的利率来决定的,而国债逆
理财能不能致富理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致富,但光靠理财致富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很多的投资理财者也是可以靠理财来实现致富的。理财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SZ,00204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 29亿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在疫情反复、线下市场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 55亿元,归属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这是不固定的,因为国债逆回购的利息收入是根据当时国债逆回购的利率来决定的,而国债逆
理财能不能致富理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致富,但光靠理财致富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很多的投资理财者也是可以靠理财来实现致富的。理财
继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宣布自购后,量化私募宏锡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购5000万元。 宏锡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坚定看好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长
16日晚间,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均发布公告,表示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披露了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17日,邮储银行发
10月14日晚,证监会对《回购规则》《董监高持股变动规则》的部分条款进行修订,沪深交易所也同步修订相关规则。根据新规,将回购实施条件放
近日,北交所科润智控率先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预计净利同比增长130 61%-159 96%。科润智控业绩大增科润智控经营范围包括输配电设备、智能
银行理财公司调研马不停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银行理财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调研,合计调研近千次,高于今年第一、二季度。9月就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