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习惯了“开门红”?对不起 今年1月的地产数据要让整个行业失望了!

2022-02-12 10:45:3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2年,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比2021年更为复杂的开局。

一年前,深圳“万人抢房”、上海杭州“刚需客手握现金买不到房”的热度犹在,但2021年1月却错失开门红,在一片冷清中迎来一个没有返乡置业的春节。

延续了2021年底的低温态势,重点城市市场活跃度继续回落,买房人的预期悲观,叠加部分房企2021年“爆雷”,令购房行为愈发保守,缓慢推进的销售,给急于回款的房企再添一份压力。在资金压力面前,房企投资力度同比大幅下降,拿地规模同比大幅萎缩。

1月20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继续强调,要增强调控政策协调性、精准性,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企项目逾期交付风险,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总体而言,1月各地政策暖风频吹,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5年期以上LPR为4.6%,较上期下调5个基点;多地陆续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部分城市楼市新政聚焦购房补贴及人才购房或开放落户限制等。

新房成交面积同比降3成

尽管近期信贷等政策总体较为宽松,但传导至购房领域依然需要时间。

1月新建住宅方面,重点城市整体推盘量有所回落,除上海新房市场成交规模有所回升外,多数城市市场表现较为冷清。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1月50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在2426万平方米左右,同比下降34.1%,降幅扩大。

由于多地疫情有所反复,各地倡导就地过年,但返乡人员相比于前两年仍有大幅增加。尽管如此,2022年春节楼市“不打烊”仍然没能激活中小城市返乡置业的热情,而大城市在“就地过年”之下,购房者置业亦不活跃,成交规模继续回落。

事实上,1月底至虎年春节期间,全国重点监测城市成交面积较去年春节期间均下降,仅上海等个别城市例外。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期间,上海新房成交10.3万平方米,同比上涨646%。

贝壳研究院认为,从较长周期来看,2022年1月成交量的绝对值已经接近2018、2019、2020年同期的平均水平,新房市场开始进入筑底阶段。从调控政策传导路径来看,以往调控往往是先利率,再公积金,进而向商贷方向传导。当前多地已出台公积金调控政策,未来或将向商贷方向传导,并且政策调整将由低能级城市向高能级城市过渡。

同时,多家机构预计,2022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都将下降10个百分点以内。

1月百城新房成交虽量跌,但价稳。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44个,上涨城市数量较上月增加5个。

中指研究院认为,各地扶持政策发力显效仍需时间,预计短期市场调整态势仍将延续,部分前期调整较早以及需求支撑力度强的城市,随着信贷环境的改善和相关扶持政策陆续落地,市场有望逐渐筑底回升,部分城市3月“小阳春”仍有预期。但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市场调整时间或较长,恢复动力偏弱,短期购房者置业情绪难有明显改观。

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降2成

作为晴雨表的二手房市场,虽然整体维持冷淡态势,除杭州、北京二手房成交有所企稳外,多数城市依然维持低位运行。

部分城市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涨跌幅对比

来源:贝壳研究院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50城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降约23%。受到疫情影响的城市是成交量下行主要区域,如西安因疫情原因,1月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降超过8成;郑州、天津等1月疫情局部复发,成交量环比降幅超过5成;北京1月下旬疫情也有反复,带动北京链家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降12%。

以目前的成交量来看,市场仍处于历史低位,多数三四线城市市场景气度仍在20以内的较冷区间。

根据贝壳研究院报告,该市场景气指数在40以上为市场预期景气,涨价预期强,20至40之间预期相对平稳,20以下为市场预期低迷。

50城二手房景气指数走势来源:贝壳研究院

但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收窄令预期有所回升。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50城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跌幅为0.3%,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

50城二手房月度成交量走势来源:贝壳研究院

房价下跌城市个数进一步减少,而房价修复较快的城市主要是一线及基本面较好的二三线城市。

北京、上海、佛山、苏州等城市,贝壳二手房价格指数在上月环比止跌后,1月平稳上涨;泉州、长沙、广州、南京、厦门、无锡、合肥等二手房价格指数止跌趋稳。

百亿房企数量减半

各阵营增长率全部下滑、门槛值次第下滑,百亿房企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近一半。

2021年-2022年1月TOP100房企增速情况

来源:中指研究院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成为1月销售额前三甲,销售额分别是504亿元、335亿元和279亿元。

1月份销售额达到百亿元的房企仅1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4家;超50亿元房企22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1家。

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同比下降23.1%,为61.8亿元。此外,各阵营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5家百亿以上阵营销售额平均增长率为-24%;50亿-100亿的第二阵营22家,平均增长率-31.3%;20家30亿-50亿第三阵营房企增长率均值为-33.8%。

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前十

值得关注的是,典型上市房企1月份业绩几乎全线下滑。根据克而瑞对45家典型上市房企业绩统计,单月销售金额同比增幅仅建业集团增长42.2%、滨江集团增长7.1%、力高集团增长0.8%外,其余42家房企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其中绝大多数为两位数下滑甚至腰斩。

另一方面,房企业绩整体下滑令各阵营门槛值下降严重。TOP100门槛值仅11.7亿元,同比下降45.4%。其中,TOP3房企门槛值较上年下降45.6%、TOP10房企下降27.3%、TOP30房企下降28.3%,TOP50及TOP100房企同比分别下降29.1%和45.4%。

1月各房企阵营门槛值

克而瑞认为,不少房企放缓供货节奏,供应低迷一定程度上导致成交大幅下滑。更为主要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下行压力加剧,购房者观望情绪愈加浓重。

在此背景下,房企的营销热情开始减退。对比2020年初的房企积极营销,加大推盘,今年1月房企鲜少推出集团性活动,区域联动营销热度也同步减弱。据克而瑞统计,仅有世茂、绿地、融创、荣盛等房企推出了一些节日活动,碧桂园2021年底推出步数打卡,富力借助冬奥契机推出“线上公益跑”打卡活动。

土地市场开局惨淡

1月,宁波进行了第三批次集中土拍,38宗地全部成交,其中5宗地竞价触顶,整体出让金达到252亿元,排名全国第一。

除宁波外,其余城市土地成交均现低迷,成交金额排名靠前的城市均位于长三角地区,如南通、常州、嘉兴、上海。

但从供应成交来看,以往的同环比数据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土拍市场结构变化,比如对比2021年1月上海成交450亿元、杭州超400亿元的成绩,集中供地令今年各城市的成交走势充满了不确定性。

2021-2022年50家代表房企每月拿地总额

据中指研究院,1月全国300城推出各类用地规划建筑面积1.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6.8%;成交1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30.2%;供应及成交较去年均有明显下滑。

受供应结构影响,今年1月300城推出住宅用地规划建筑面积404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56%;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67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4.08%。

成交楼面均价方面,由于部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没有土地成交,300城的楼面均价为3255元/平方米,同时影响到整体的成交出让金约为872亿元,同环比均有明显下降。

从房企拿地层面来看,1月百强企业拿地总额837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62.6%,绿城中国、华润置地和大家房产占据新增货值榜单前三位。

1月房企拿地金额前十

而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88.8%,则更直观反映了土地市场的降温程度。在供应端,受春节和集中供地影响,各地供地节奏放缓;企业端,受各类金融调控政策影响,房企资金承压下拿地意愿和拿地能力降低。

但50家代表企业内部分化显著,部分现金流较稳定企业拿地态度积极,如第一阵营内的华润置地,第二阵营内的新希望地产等,1月拿地同比均有所增长。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热度不减。1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224亿元,依旧位居三区域首位;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83亿元,位列第二。拿地面积来看,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面积以496万平方米位居三区域首位,继续领跑。

整体融资规模降7成

2022年仍然是房企偿债的高峰之年,年内到期债券总额接近万亿元,其中1月、3月、4月及7月到期债务规模超过千亿元。

据贝壳研究院统计,1月房企到期债务存在570亿元缺口。

具体来看,1月境内外债券融资到期债务规模约1051亿元,较上月大幅增加79.4%,同比下降27.3%,到期债务净额570亿元。根据当前月月均发债500亿元规模计算,房企偿债压力仍较大,房企“借新还旧”的传统模式恐难过难关。

2021年下半年房企风险的集中爆发,令资本市场观望情绪短期难以散去。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1月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累计约48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0%。从月度情况来看,1月发债规模保持上年四季度500亿元上下的规模水平,环比下降7%。

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房企债券融资规模

来源:贝壳研究院整理

与2021年首月抢跑美元债市不同,由于境内信贷适度宽松,2022年开年,房企债券融资仍以境内债为主,境外债券规模占比仅30%,较2021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票面利率方面,主要受到发债主体结构性影响,48笔境内债券中41笔由国企发行;1月境内外融资成本结构性下降,平均票面利率3.51%,较上月下降54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蛇口与建发分别成功发行12.9亿元与10亿元并购债,并明确融资用途。这是对2021年末政策的积极响应,预计2022年会有更多优质房企发行并购债。

境外债券融资平均票面利率则大幅上涨263个基点至8.63%,1月发行主体除了碧桂园、绿城中国等头部房企外,还涉及部分存在负面舆情的房企,因此境外债券利率分化进一步加剧,利率从2.30%到13.50%不等。

1月发债的另一个特点是短债盛行,境内债券融资发行平均期限为3.9年,较上月减少约1.1年,主要是一年内短期债券占比升高至29%,影响整体发债周期表现。

记者手记丨2022楼市怎么走?

同样是新年开局,画风却完全变了。

2021年1月,全国楼市区域热点不断,深圳楼市疯狂打新,上海、杭州刚需族一房难求,热点城市在“高烧”中迎来史无前例的密集调控,从此离婚买房被严查,经营贷、代持等买房擦边球途径被堵死。

而2022年第一个月,新房不好卖了、房企债务压力更大了、抱团取暖的多了。

集中供地进入第二年,原有的土地出让月度走势已无法体现出市场的真实反应,在销售回款低迷的态势下,更多房企或主动或被动减少拿地,未来又添上了更多不确定性。

错过开门红,2022楼市怎么走?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 返乡置业 房地产市场

相关阅读

美年健康第三季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48.6

财经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SZ,00204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 29亿

2022-10-31

拉卡拉前三季度营收43.55亿元 积极推进跨

财经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在疫情反复、线下市场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 55亿元,归属

2022-10-31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逆回购的收益高

财经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这是不固定的,因为国债逆回购的利息收入是根据当时国债逆回购的利率来决定的,而国债逆

2022-10-19

理财能不能致富?未满18岁可以理财吗?未成

财经

理财能不能致富理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致富,但光靠理财致富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很多的投资理财者也是可以靠理财来实现致富的。理财

2022-10-19

理财靠谱吗?20岁的单身青年如何理财?

财经

理财靠谱吗理财可以很好的对自己的资金进行管理,是靠谱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理财,那样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亏损。我们需要根据自

2022-10-19

美年健康第三季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48.69% 数字化信息化全方位赋能

财经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SZ,00204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 29亿

2022-10-31

拉卡拉前三季度营收43.55亿元 积极推进跨境支付业务

财经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在疫情反复、线下市场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 55亿元,归属

2022-10-31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逆回购的收益高吗?

财经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这是不固定的,因为国债逆回购的利息收入是根据当时国债逆回购的利率来决定的,而国债逆

2022-10-19

理财能不能致富?未满18岁可以理财吗?未成年人怎么理财

财经

理财能不能致富理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致富,但光靠理财致富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很多的投资理财者也是可以靠理财来实现致富的。理财

2022-10-19

理财靠谱吗?20岁的单身青年如何理财?

财经

理财靠谱吗理财可以很好的对自己的资金进行管理,是靠谱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理财,那样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亏损。我们需要根据自

2022-10-19

继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宣布自购后 量化私募宏锡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购5000万元

财经

继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宣布自购后,量化私募宏锡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购5000万元。 宏锡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坚定看好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长

2022-10-19

多家银行发声支持实体经济 同时披露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

财经

16日晚间,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均发布公告,表示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披露了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17日,邮储银行发

2022-10-18

回购增持新规出炉 将回购实施条件放宽为上市满6个月

财经

10月14日晚,证监会对《回购规则》《董监高持股变动规则》的部分条款进行修订,沪深交易所也同步修订相关规则。根据新规,将回购实施条件放

2022-10-17

北交所首份三季报预告出炉 科润智控业绩大增

财经

近日,北交所科润智控率先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预计净利同比增长130 61%-159 96%。科润智控业绩大增科润智控经营范围包括输配电设备、智能

2022-10-13

银行理财公司忙调研 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银行理财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调研

财经

银行理财公司调研马不停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银行理财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调研,合计调研近千次,高于今年第一、二季度。9月就

2022-10-12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