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以LG新能源对标 宁德时代“贵”了吗?

2022-02-20 08:54:22   来源:财联社

紧追宁德时代,全球锂电池另一龙头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近日再度加码,进军储能系统集成市场,以实际行动证明其试图“超越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第一”的野心。

宁德时代与LG新能源拉锯战升级的背后,双方的较量却是由来已久:除外界重点关注的业绩表现、市占份额外,双方在产能扩张、技术进步方面更是“你追我赶”。

市值表现更是突显了这场较量的激烈程度——即便在宁德时代近两个月来股价较为颓靡、本周小幅反弹的情况下,其市值也超出LG新能源近九成。

“宁王”的估值真的过高了吗?一千个投资者心中或许有一千个宁德时代。对此,《科创板日报》将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进行了全方位梳理、多角度对比,或为您的判断提供一些参考。

▍业绩表现:LG新能源表现波动,宁德时代盈利能力更强

营收上,2021年Q1-Q3,宁德时代与LG新能源累计营收体量大致相近。其中,上半年宁德时代营收表现均落后于LG新能源,不过Q3大幅超出后者37%。(注:宁德时代未预告/公布Q4营收)

净利润上,宁德时代优势更为显著。除Q2外,2021年其余季度宁德时代净利润均超越LG新能源;且公司年内净利润逐季稳步增长。反观LG新能源,去年公司首次实现盈利,其中Q3大幅亏损、Q4净利润规模较小。

毛利率上,2021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均稳定在27%之上;LG新能源平均毛利率约23.5%,较宁德时代低至少3.5个百分点。

为何双方财务表现迥异?中信证券认为,相较LG新能源,宁德时代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具优势,因此盈利能力更强。其中,材料购置成本方面,宁德时代在隔膜、电解液等环节采购成本明显低于LG新能源;且人工成本方面也具备一定优势。

▍市场份额:宁德时代国内领跑,LG新能源海外占优

从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来看,宁德时代依旧牢牢把控着全球头把交椅,在装机量及其同比增幅、市占率方面远远甩开第二名的LG新能源。

图|2021年宁德时代、LG新能源全球装机量及市占率(数据来源:SNE Research)

其中,在国内市场,GGII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宁德时代装机量达69.33GWh,市占率近半;相较之下,LG新能源装机量仅6.25GWh,市占率不及5%。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宁德时代在我国市占率过半,装机量达8.13GWh;而LG新能源仅排名12位,装机量0.11GWh,市占率0.7%。

不过若以此计算,海外的竞争格局则将完全颠倒——2021年宁德时代装机量27.37GWh、LG新能源为53.95GWh,接近前者的两倍之多。

由此也可以看出,“宁王”动力电池的全球高市占率更多依仗的是中国市场支撑。这在宁德时代客户名单中也有所体现。除第一大客户特斯拉外,宁德时代装机占比较大的多为国内新势力或合资品牌,包括蔚小理、上汽大众、华晨宝马等。

不过,宁德时代15日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公司与美国客户互动较多,双方共同探讨了各种可能的供应及合作方案及本地化生产可能性;未来拟加强海外基地布局。

而LG新能源营收则主要来自欧洲、美洲,包括通用、大众、雷诺等车企。

▍产能竞赛:未来产能规模差距仍存,扩产方式迥异

宁德时代以福建宁德为中心,目前坐拥五大研发中心、十大生产基地。截至去年年底,公司产能(独资+合资)约235GWh.东吴证券预计,2025年其产能有望超750GWh。

而剑指全球产能冠军的LG新能源,在1月10日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其手积压订单金额已有260万亿韩元之多(约合人民币1.4万亿元)。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了覆盖中国、韩国、美国、欧洲、印尼的“五足鼎立”全球交付系统,预计2025年产能在430GWh左右,少于宁德时代逾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在扩产方式上大不相同。

宁德时代主要依靠自建扩充产能;LG新能源近期多数扩产动作则为与车企合作,合作对象包括通用、本田、Stellantis等。

▍技术与产品:双方路线各有千秋,宁德时代研发力度略胜一筹

面对竞争对手的激进扩产动作,宁德时代方面直言:“友商扩产不意味着会增加竞争,有创新材料体系、结构体系的产品,才值得竞争。”

总体来看,在电池材料体系路线上,宁德时代已在磷酸铁锂(LFP)电池方面领先LG新能源一步;而在技术路线方面,二者各有千秋。

以电池材料体系划分,宁德时代以三元及LFP电池为主;而LG新能源此前长期布局基本围绕三元电池,去年下半年才终于敲定进军LFP电池。

技术路线方面,宁德时代选择“多线并进”——高镍电池出货量大幅提升;钠离子电池明年有望形成基本产业链;又早已布局磷酸锰铁锂,后者有望取代磷酸铁锂。

LG新能源的所选技术路线则与宁德时代略有不同,其为全球首家研发NCMA电池的厂商,产品已于去年实现量产;同时,还在持续推进氧化硅(SiO)负极材料、安全增强隔膜(SRS)发展进程。

此外,储能与固态电池均在双方的发展蓝图之中。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毛利率逐步上升,已成为外界看好的“第二驾增长马车”;同时,LG新能源也紧咬不放,本周已完成收购NEC在美储能系统厂商NEC Energy Solutions 100%股份,并将新设法人“LG新能源Vertech”,进军储能系统集成市场。

在研发投入力度方面,宁德时代近年来领先幅度正持续拉大。去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研发投入达46亿元,较LG新能源高出84%;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高出2.6个百分点。

图|宁德时代、LG新能源近年研发投入对比(亿元,来源:中信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与LG新能源不同,宁德时代的业务版图早已延伸得更远。近期,宁德时代已推出换电品牌EVOGO,更看好“巧克力换电块”产品“成为8-12万元区间车型终极解决方案”;此外,宁德时代新产品还可实现9分钟快充。

▍巨头之困:LG新能源频陷电池安全风波,宁德时代客户正悄悄流失

在当前的动力电池“双寡头时代”下,宁德时代与LG新能源市占率合计已占据半壁江山,但两家依旧“各有各的苦”。

LG新能源此前就已深陷电池安全问题质疑。去年下半年,通用曾因电池起火风险,两度宣布召回Bolt电动汽车。而作为电池供应商,LG新能源的IPO进程也曾一度蒙上阴影。业内预估总召回成本约为20亿美元,受此影响,LG新能源营收同比增长28%,净利润大幅亏损;母公司LG化学Q3营收同比增长41%,净利润下跌20%。

本周,另一客户Stellantis又宣布召回近2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Pacifica小型货车。该公司表示,内部调查发现2017/2018年车型发生12起火灾,其中有8辆事故汽车火灾发生时正在充电,公司仍在确认火灾原因。此次召回车型搭载的同样是LG新能源电池。

另一厢,宁德时代的客户则在悄悄流失,市场份额正遭同行“蚕食”。

此前,市场多次传言,其国内最大竞争对手之一的比亚迪已获特斯拉、蔚来垂青;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广汽第一电池供应商;小鹏汽车也计划削减宁德时代供货份额,新增的主力供应商中,除了中创新航外,还有韩国另一电池巨头SK创新;宁德时代崛起的一大助力宝马,供应链则引入了亿纬锂能。

▍市值较量:以LG新能源对标,宁德时代“贵”了吗?

LG新能源于1月27日上市,首日盘中一度涨近99%。不过,在本月7日创下新高之后,其股价便一路走低。截至发稿,股价报45.1万韩元,市值106.3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639亿元)。

另一厢,A股“宁王”却早已站上万亿市值。即便是在近期较为低迷的行情下,市值也超出LG新能源近九成。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均向《科创板日报》分析表示,“宁德时代的估值虚高。”

其中,一位二级市场分析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我认为‘宁王’的估值过高、存在一定泡沫。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能否按照预期实现、发展如何,都需要时间去验证;另一方面,电池厂商的市占率一旦超过50%,就有被其他企业加速蚕食的风险。同理,对于电池厂商的合理估值,都需要考虑市场渗透率与市场占有率。”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13.4%,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即:2020年渗透率仅为5.4%);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超15%。另据乘联会预测,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将达25%左右。

“市场渗透率越高,企业的估值水平就要往下走。”上述二级市场分析人士向《科创板日报》分析表示,“市场渗透率提升后,相关产业链企业的业绩会大幅增长,可稳住股价;如若企业的业绩增长低于预期,估值下降则主要表现为股价下跌。其中,一旦企业的估值水平过高,在200倍甚至300倍,那么该企业估值的下降速度可能就会非常快。”

此外,有新能源领域投资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越是头部的企业,越需要不断创新。宁德时代亦是如此,且留给其创新的时间非常有限,其他电池厂商的发展势头都很迅猛。”

在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看来,“整个上游的碳酸锂价格上涨,确实会对电池企业的盈利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如果企业真的能够推出越来越多让消费者愿意买单的消费品,即使加价消费者都是愿意去买的,这也是推动整个行业渗透率不断提升的最核心问题。”

首创证券研究认为,从短期市场情绪角度分析宁德时代的未来涨跌,可以参考贵州茅台在2021年的股价走势。通过拟合判断宁德时代的调整可能并未结束,未来可能仍有20%下跌空间。

从长期来看,贵州茅台与宁德时代所处行业不同。宁德时代处于高度增长、技术变革的新能源行业,机会更多,风险更大,其护城河也更加不稳定,长期走势可能则取决于公司和行业的基本面变化情况。

双碳背景下,当前,新能源行业景气度仍存。最新消息显示,宁德时代计划推出的新产品M3P,“准确来说不是磷酸锰铁锂,还含有其他金属元素,公司称之为磷酸盐体系的三元,成本较三元下降”。而这或许能为“宁王”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诚如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所说:“在整个新能源车的演进过程中,技术在不断迭代进步,很多新的电池技术方向,或者材料的一些方向,是我们重点、非常看好的领域。我相信新的技术在2022年里,应该会有一些新的进展。

(文章来源:财联社)

标签: 宁德时代 LGEnergySolution

相关阅读

美年健康第三季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48.6

财经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SZ,00204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 29亿

2022-10-31

拉卡拉前三季度营收43.55亿元 积极推进跨

财经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在疫情反复、线下市场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 55亿元,归属

2022-10-31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逆回购的收益高

财经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这是不固定的,因为国债逆回购的利息收入是根据当时国债逆回购的利率来决定的,而国债逆

2022-10-19

理财能不能致富?未满18岁可以理财吗?未成

财经

理财能不能致富理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致富,但光靠理财致富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很多的投资理财者也是可以靠理财来实现致富的。理财

2022-10-19

理财靠谱吗?20岁的单身青年如何理财?

财经

理财靠谱吗理财可以很好的对自己的资金进行管理,是靠谱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理财,那样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亏损。我们需要根据自

2022-10-19

美年健康第三季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48.69% 数字化信息化全方位赋能

财经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SZ,00204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 29亿

2022-10-31

拉卡拉前三季度营收43.55亿元 积极推进跨境支付业务

财经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在疫情反复、线下市场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 55亿元,归属

2022-10-31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逆回购的收益高吗?

财经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这是不固定的,因为国债逆回购的利息收入是根据当时国债逆回购的利率来决定的,而国债逆

2022-10-19

理财能不能致富?未满18岁可以理财吗?未成年人怎么理财

财经

理财能不能致富理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致富,但光靠理财致富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很多的投资理财者也是可以靠理财来实现致富的。理财

2022-10-19

理财靠谱吗?20岁的单身青年如何理财?

财经

理财靠谱吗理财可以很好的对自己的资金进行管理,是靠谱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理财,那样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亏损。我们需要根据自

2022-10-19

继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宣布自购后 量化私募宏锡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购5000万元

财经

继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宣布自购后,量化私募宏锡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购5000万元。 宏锡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坚定看好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长

2022-10-19

多家银行发声支持实体经济 同时披露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

财经

16日晚间,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均发布公告,表示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披露了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17日,邮储银行发

2022-10-18

回购增持新规出炉 将回购实施条件放宽为上市满6个月

财经

10月14日晚,证监会对《回购规则》《董监高持股变动规则》的部分条款进行修订,沪深交易所也同步修订相关规则。根据新规,将回购实施条件放

2022-10-17

北交所首份三季报预告出炉 科润智控业绩大增

财经

近日,北交所科润智控率先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预计净利同比增长130 61%-159 96%。科润智控业绩大增科润智控经营范围包括输配电设备、智能

2022-10-13

银行理财公司忙调研 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银行理财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调研

财经

银行理财公司调研马不停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银行理财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调研,合计调研近千次,高于今年第一、二季度。9月就

2022-10-12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