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咖啡市场变天?瑞幸门店数反超星巴克中国!新挑战者出现了 价格和模式都像瑞幸

2022-03-27 10:27:5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瑞幸财报公布,让原本就火热的咖啡市场开始有了硝烟味。

3月24日晚间,瑞幸咖啡官宣了未经审计的2021年第四季度和2021财年的财务业绩。从经营上来看,2021财年,瑞幸总净收入为79.653亿元人民币(12.499亿美元),较2020财年的40.334亿元人民币增长了97.5%。

更重要的信息是,截至2021年12月31日,瑞幸门店总数达6024家,这让瑞幸持续反超星巴克中国(5557家),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之一。

经历离低谷,瑞幸已经重新坐回“牌桌”。今年以来,咖啡玩家们战略调整紧锣密鼓,这也让咖啡市场热浪翻滚。

3月初Tims中国在新消费一片沉寂中宣布获得了1.945亿美元融资,目前其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超过了410家。3月,一向以线下为主的Manner咖啡,不仅官宣将在国内10座城市同时新开超过200家门店,还发布了“开放外卖”的消息。开始了全渠道销售。同样主打精品咖啡的品牌Seesaw Coffee也在两年内获得了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喜茶、黑蚁资本。而瑞幸宣布2022年1月新开门店360家,刷新了瑞幸单月新开店总数纪录。

融资是补充“弹药”的常规操作,发展线上业务,则是拓展门店覆盖能力之外的一个好选择。据星巴克2021财年年报显示,其中国市场年收入37亿美元,若按照此前公布的专星送外卖订单销售额占比15%推算,每年星巴克的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已经约为35亿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负面事件缠身的星巴克也在不断调整应对中国市场的策略。年初,星巴克宣布与美团达成合作,在美团外卖上线专星送业务,星巴克的线下“臻选系列”也首次登陆专星送。3月中旬,星巴克的灵魂人物,霍华德·舒尔茨再次回归担任CEO。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咖啡市场看点十足。

星巴克紧急换帅,中国市场想要怎么“翻盘”?

从咖啡“最卷之都”上海发展壮大的Manner被市场称为“小瑞幸”,其线上业务的发展能助其弯道超车么?

Manner、Tims等一众新玩家们在新的大混战下机会几何?筹码几何?

瑞幸重返牌局

从此次财报数字来看,瑞幸无论是规模、还是营收表现,都显示出重返牌局的意味。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刘雪梅摄

财报显示,2021年瑞幸实现净收入79.65亿元,较2020年的40.33亿元增长97.5%;四季度净收入24.32亿元,同比增长80.7%。Q4瑞幸的自营店收入为18.37亿元,同比增长61%。

在2021年第四季度,瑞幸净亏损为9.213亿元人民币(1.446亿美元),其中包括冲回在2020年第四季度对11.465亿元人民币(1.779亿美元)SEC和解费用计提。对比2020年同期,该数据为23.366亿元人民币。2021年第四季度,非美国会计准则(Non-GAAP)净收益为2730万元人民币(430万美元),而2020年同期的净收益为1.868亿元人民币。

在第四季度,瑞幸实现了收入增长、亏损幅度缩窄两项亮眼的表现。瑞幸对此表示,这得益于其平均售价上涨以及月活用户增加:在第四季度,瑞幸的月活用户数高达1620万,同比大涨67.1%。

用户数量的大涨与瑞幸在Q4季度大力做线上渠道的销售有一定关系。在第四季度,瑞幸首次将配送费用从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中独立成项。数据显示,瑞幸咖啡第四季度的配送费2.33亿元,同比增长83.8%。瑞幸表示,配送费用的增加主要源配送订单数量增多。

门店扩张、消费者数量增加、平均售价等多项指标高涨,促使瑞幸自营门店的前端利润率在第四季度达到20.9%,与去年的8.7%相比呈大幅提高的态势。这也使得去年Q4瑞幸Non-GAAP下的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2360万元,而2020年同期为亏损3.69亿元,这意味着,瑞幸已经站在了盈利的门前。

从市场表现上来看,瑞幸已开始与国内外玩家“同题竞争”。在资本市场上,今年初已有传言瑞幸将重回纳斯达克。

欠下的债,瑞幸也在慢慢偿还。今年1月27日,瑞幸咖啡宣布大钲资本联合国际顶级投资机构IDG和Ares SSG,完成对陆正耀及其管理团队所持有的3.83亿股瑞幸股份的收购。这次交易完成后,大钲资本成为瑞幸咖啡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超过50%投票权。

这次交易完成后,大钲资本基本掌握了原管理层股权。

“小瑞幸”挑战瑞幸:Manner还需要做到哪些?

就在瑞幸即将奔向盈利的同时,Manner Coffee(以下简称Manner)也在这个春天大踏步前行。

选择外卖业务,也是Manner全面加速抢占市场的表现之一。不仅如此,2015~2018年,Manner只在上海开出了8家门店。随后在资本的加持下,Manner不再以“小而美”为策略,也不再驻守上海大本营,开始全国性跑马圈地。

3月1日,Manner发布公告称,将在国内10座城市同时新开超过200家门店,其中包括上海、武汉、南宁、海口、成都等城市。其中上海开设门店数量最多,高达110余家。

刷新速度的拓店计划,配合上解决多场景、线上化用户需求的服务,这一切在咖啡赛道上似曾相识。

在外界很多人的眼中,Manner的成长轨迹和“大前辈”瑞幸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处。

凌雁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Manner的确是朝着瑞幸的模式去抢食市场的,Manner的融资速度、开店速度都颇有奋起直追的野心。”

那么,和扩张模式相仿的瑞幸相比,当下的Manner还相差几何?

首先,从新消费品牌们最重视的产品来看,Manner和瑞幸的产品价格均在15~30元这同一个价格带上,这意味着它们拥有相同的目标客户群体。

在产品种类上,Manner主要有意式、手冲、冰爽、桂花等系列咖啡,在部分门店有面包售卖。而瑞幸在各家门店都有更为丰富的产品布局,涵盖了丝绒拿铁、生椰家族、大师咖啡、瑞纳冰、甜品、烘焙轻食等多个品类,其中还有现象级明星单品生椰拿铁的出现。

不过,和产品品类的缺口相比,Manner在门店规模上的劣势似乎更为明显。

回望Manner的发展历程,据相关数据显示,继2015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占地约2平方米的小店之后,此后4年里,Manner仅在上海新开了13家门店。直到2021年6月初,Manner的门店数量增长至140余家,当月11日起,Manner又陆续在上海、北京、深圳、苏州和厦门等5座城市开设了超50家新店。而这次,即便一举开200家门店的飞速扩店之后,Manner的线下门店规模依然难以和拥有6024家门店的瑞幸相提并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Manner此次的扩张计划里,上海依旧是它的主战场。据Manner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此轮新拓展的200余家门店中,143家将落地上海,占比超70%。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从门店数量来看,Manner已经成为了上海第三大咖啡连锁品牌,仅次于星巴克和瑞幸。

在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分析师李心怡看来,上海是中国咖啡接受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咖啡消费水平已经与国外成熟的咖啡消费市场水平相当,因此在上海拓店一方面有助于稳固Manner的基本盘,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比较谨慎的扩张方式。

“如果能在上海这种咖啡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站稳脚跟,本身也对Manner的品牌有一定的加持。”她说,“不过Manner在上海本土打磨出来的单店模型在其他城市和区域能否完全适用,或许也要打个问号。”

除了在新店区域分配上的潜在问题,李心怡还向记者指出了Manner在此轮拓店后将面临的更大考验,“最大的压力可能来自于供应链以及品控”。

她表示,Manner店内使用的并不是全自动咖啡机,所以大步幅扩张开店对咖啡师人才、供应链管理、财务开支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

与此同时,在销售渠道方面,由于部分地区的疫情反扑,Manner顺势上线了外卖业务。3月13日,Manner官方微信公众号称,Manner推出了外卖服务,以应对疫情带来的不便,并力求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日常咖啡需求,覆盖更多消费场景。

对于诞生7年却首次接触外卖业务的Manner,灼识咨询总监张辰恺坦言,瑞幸、星巴克等咖啡品牌早前都无一例外地开通了外卖业务,对于Manner来说,保持线下自提的零售模式或致其线上外卖市场份额流失。

在外送经验上不及瑞幸,而定位高品质咖啡的产品又对配送有着更高的条件,Manner注定在外卖业务上困难不少。张辰恺还表示,外卖配送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咖啡口感,这也将是Manner面临的挑战。

由此可见,目前从产品品类、门店规模、销售渠道方面来看,要想成为下一个瑞幸,Manner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咖啡市场新老混战

一位长期观察咖啡与新茶饮赛道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2022年这一轮咖啡集体涨价、新茶饮头部品牌带头降价的显现,从供需关系上来看,前者这么有底气的原因,在于玩家们已经不需要教育市场:足够体量的消费者已经将咖啡视为刚需。

“供应链原材料的成本,我倒认为不是最主要原因,因为不少品牌,比如星巴克的ROI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敢于在市场环境不太好的时候提价,背后的心理博弈就是,赌消费者还是会买。”这位人士如此告诉记者。

朱丹蓬表示,未来几年内,玩家们群雄逐鹿,很难判断谁输谁赢,国内的咖啡市场的鹿死谁手,或许在2025年会有分晓。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CIC灼识咨询总监张辰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从消费者需求的增长还是投融资规模来看,中国的咖啡市场都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市场仍然有广阔的空间。

“对于头部玩家来说,未来规模化效应将会越来越凸显,从下游环节到整个上中游产业链的不断打通,以及品牌效应将会逐渐构建竞争壁垒。”张辰恺告诉记者。

他认为,未来咖啡品牌将主要围绕价格带和地域区间进行激烈竞争。“在价格带竞争上,精品独立咖啡市场仍然占据较高的价格区间,对于平价区间来说,将逐渐形成以星巴克、瑞幸、Tims、Manner等连锁咖啡为首的格局,同时跨界咖啡(便利店、快餐店等)也会占据重要地位。”张辰恺说。

林岳表示,在中西方品牌的竞争中,西方的老牌玩家,如星巴克、Tims还是有其先入为主的优势,其品牌影响力仍会对其有所加持。他同时认为,随着国内品牌的崛起,西方品牌也将被逼着做出改变。

“西方的品牌不会放弃这么大一个市场,但是面对国内品牌的围剿,他们也需要拿出创新、变革的勇气来,比如新品的研发、营销的配合、周边和跨界的延伸,否则就很难。”林岳说。

此外,从地域上来看,目前的咖啡市场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以上海为主导。张辰恺认为,未来三四线城市或许会孕育区域化的咖啡品牌,但头部品牌将以连锁的形式深入下沉城市。记者了解到,在2021年,瑞幸已经深入到了三四线城市。

“在区域竞争中,我判断头部咖啡品牌的连锁化率将进一步提升,华东、华南的一、二线城市仍然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战场,而三四线城市将逐渐被试水渗透。”张辰恺认为。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

相关阅读

美年健康第三季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48.6

财经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SZ,00204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 29亿

2022-10-31

拉卡拉前三季度营收43.55亿元 积极推进跨

财经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在疫情反复、线下市场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 55亿元,归属

2022-10-31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逆回购的收益高

财经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这是不固定的,因为国债逆回购的利息收入是根据当时国债逆回购的利率来决定的,而国债逆

2022-10-19

理财能不能致富?未满18岁可以理财吗?未成

财经

理财能不能致富理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致富,但光靠理财致富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很多的投资理财者也是可以靠理财来实现致富的。理财

2022-10-19

理财靠谱吗?20岁的单身青年如何理财?

财经

理财靠谱吗理财可以很好的对自己的资金进行管理,是靠谱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理财,那样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亏损。我们需要根据自

2022-10-19

美年健康第三季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48.69% 数字化信息化全方位赋能

财经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SZ,00204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 29亿

2022-10-31

拉卡拉前三季度营收43.55亿元 积极推进跨境支付业务

财经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在疫情反复、线下市场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 55亿元,归属

2022-10-31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逆回购的收益高吗?

财经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这是不固定的,因为国债逆回购的利息收入是根据当时国债逆回购的利率来决定的,而国债逆

2022-10-19

理财能不能致富?未满18岁可以理财吗?未成年人怎么理财

财经

理财能不能致富理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致富,但光靠理财致富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很多的投资理财者也是可以靠理财来实现致富的。理财

2022-10-19

理财靠谱吗?20岁的单身青年如何理财?

财经

理财靠谱吗理财可以很好的对自己的资金进行管理,是靠谱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理财,那样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亏损。我们需要根据自

2022-10-19

继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宣布自购后 量化私募宏锡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购5000万元

财经

继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宣布自购后,量化私募宏锡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购5000万元。 宏锡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坚定看好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长

2022-10-19

多家银行发声支持实体经济 同时披露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

财经

16日晚间,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均发布公告,表示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披露了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17日,邮储银行发

2022-10-18

回购增持新规出炉 将回购实施条件放宽为上市满6个月

财经

10月14日晚,证监会对《回购规则》《董监高持股变动规则》的部分条款进行修订,沪深交易所也同步修订相关规则。根据新规,将回购实施条件放

2022-10-17

北交所首份三季报预告出炉 科润智控业绩大增

财经

近日,北交所科润智控率先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预计净利同比增长130 61%-159 96%。科润智控业绩大增科润智控经营范围包括输配电设备、智能

2022-10-13

银行理财公司忙调研 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银行理财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调研

财经

银行理财公司调研马不停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银行理财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调研,合计调研近千次,高于今年第一、二季度。9月就

2022-10-12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