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透视1369份年报 从四大财务指标发掘业绩确定性

2022-04-09 09:07:52   来源:证券日报

编者按:近年来,价值投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上市公司基本面越来越得到投资者重视。目前,A股市场步入2021年年度业绩密集披露期,上市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逐渐浮出水面。统计数据发现,截至4月8日收盘,A股市场已有1369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度业绩。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财务数据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特别是净利润、营业收入、研发费用、现金流等四大财务指标,也是筛选成长白马股的重要参考依据。为此,本报市场研究部从这四个财务指标角度出发,对已披露年度业绩的上市公司进行梳理和分析,以飨读者。

105家公司年报一季报业绩有望“双增长”

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其业绩表现为市场所关注。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收盘,A股共有1369家公司披露2021年年度业绩,合计实现净利润36676.38亿元,同比增长21.53%。另外,还有239家上市公司率先披露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进一步统计发现,上述已披露2021年年报的公司中,共有970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70.85%。其中,剔除61家扭亏公司之外,有204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翻番,和邦生物以7284.28%的同比增速暂居净利润增长率之首;远兴能源紧随其后,净利润同比增幅达7171.11%。此外,有13家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同比增幅也均在10倍以上。

A股上市公司不仅在2021年交出一份亮丽的业绩成绩单,2022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也普遍较好。在239份已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中,211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88.28%。其中,有85家公司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最大增幅100%及以上。与此同时,农发种业、中环环保、湖南海利等3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净利润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对相关数据进一步梳理后发现,有105家公司有望实现2021年度、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双增长”。其中,有28家公司均有望实现2021年度和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双翻番。从一季度业绩预增幅度来看,东阳光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最大增幅达1286.86%排名第一,该公司去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达110.26%。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私募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基金经理胡泊表示:“随着价值投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上市公司基本面越来越得到市场的重视。净利润持续增长是考察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维度,因此业绩双增长公司有更好投资价值。但是也要对未来经济环境做出一定的预测和判断,以此来推断这些上市公司未来业绩表现。其中受益于高景气度的生物医药行业和基础化工行业,受益于国家政策导向和扶持的新能源行业,受益于产业升级利好的机械设备行业,以及受益于国产化进程提速的电子行业,可能才是未来长期值得布局的方向,尤其是经过近期回调后,这些行业业绩稳定增长的龙头品种投资价值更加凸显。”

从行业来看,上述2021年度、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有望双增长的105只个股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工、电子、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等五大行业,涉及个股数量分别为17只、15只、11只、8只和8只,合计个股数量达59只,占比近六成。

在长线投资理念下,业绩双增长股更容易受到“聪明资金”的追捧。统计显示,在上述105只个股中,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有12只绩优股获QFII持仓,10只绩优股成为去年四季度QFII新进增持重点品种。

对于绩优股的投资机会,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对记者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上市公司经营压力整体加大,这些实现年报季报净利润双增长的公司大多处于高景气行业。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在市场调整时股价往往会获得资金支持,部分业绩超预期品种可能在其它市场因子配合下成为财报期间的市场热点。业绩只是影响股价的部分原因,当前市场情绪比较谨慎,业绩和估值的匹配受到市场更多关注。”

近九成公司去年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作为公司的主要经营成果,也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样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收盘,1369家已披露2021年年度业绩的公司中,有1193家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近九成。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表示,营业收入是企业实现利润的重要保障,也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现状,还能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营业收入往往是投资者分析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其中营业收入长期能够实现稳定增长的公司往往更具有投资价值。

从营业收入额看,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去年的这一成绩居前,分别为27408.84亿元和26143.49亿元,中国平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移动、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8家公司去年的营业收入也均超7000亿元。

从营业收入同比增幅看,上述1193家营业增长公司中有73家去年营业收入实现同比翻番,其中,荣昌生物、康希诺、同达创业等3家公司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居前三,分别为46753.31%、17174.82%、784.15%。

从行业角度看,上述营业收入增长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子等四大高景气行业,分别为124家、116家、115家、107家。

对此,金鼎资产董事长龙灏对记者表示,2021年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除自身经营良好外,2020年“低基数”也是其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主要是受到利好政策的扶持,特别是那些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资金、品牌及研发优势,医药生物行业受疫情的影响需求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保健意识逐步提高,医药生物行业的需求将会更大。

部分业绩增长股也获得北向资金的青睐。3月份以来,上述业绩增长股中有225只获得北向资金加仓,合计加仓股数为25.97亿股,紫金矿业、中国石油、邮储银行、交通银行、京东方A、中国银行等6只个股期间获北向资金加仓股数均超1亿股。

市场表现方面,3月份以来,上述1193只个股中有495只跑赢上证指数(期间累计跌6.08%),占比超四成,立航科技、鹿山新材、万控智造、渝开发、振东制药、萃华珠宝、粤水电等7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超50%,表现强势。

对此,方信财富投资基金经理郝心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营业收入增长是支撑股价上涨和体现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对于营业收入实现增长的公司首先给予肯定,但是股价是对业绩预期的反映,只有超预期的业绩增长才会带来股价上涨,成长性、估值和市场预期需要综合考虑。如果股价已经反映了目前估值甚至透支了未来业绩增速的话,虽然收入增长但是股价未必会有上涨。因此,潜在增速有超预期、相对估值合理的公司才具有好的投资机会。

“投资主要投的是未来,去年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公司的投资价值已经在股价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对于该类公司,投资者应该分析营业收入增长背后的原因,然后来判断未来营业收入实现增长的可能性,只有未来营业收入依然能够保持稳健增长的公司才能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刘有华表示。

最近30日内,上述业绩增长股中有649只个股获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占比超五成,其中,贝泰妮、贵州茅台、海天味业、金山办公、东方财富、上海家化、华熙生物、用友网络等个股获得看好评级次数均在30次及以上。

1220家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超20%

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的陆续披露,研发费用作为投资者考量公司发展潜力的重要一环,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收盘,共有136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度业绩。其中,具有可比性的1220家公司披露了研发费用,合计5198.93亿元,较2020年年报公布的研发费用(4145.50亿元)增长20.26%。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国家不断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在迈向产业链中高端的同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此,上市公司需要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只有对创新领域进行高投入,才有可能形成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有效提升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市场地位,被更多的价值投资者关注,进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记者表示,研发费用是企业打造长期竞争优势的必要支出。短期内表现为费用,会减少企业利润和现金流;长期来看,那些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公司,持续投入相当比例的研发费用,可确保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已披露2021年度研发费用的1220家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的研发费用超过100亿元。其中,中国中铁的研发费用达247.56亿元,暂列首位。此外,中国能建、海尔智家、比亚迪等26家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也均超过20亿元。

在研发投入同比增速方面,国发股份、新中港、粤高速A、淮河能源、靖远煤电、重庆百货、中百集团、城发环境等8家公司的2021年度研发费用投入额同比增长10倍以上。西藏药业、南京化纤、一心堂、中航产融、锌业股份等113家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额同比翻番。

在研发费用占比方面,迪哲医药、首药控股、上海谊众等3家药企2021年度研发费用投入额占营业收入比重均超320%。此外,君实生物、荣昌生物、三生国健、格灵深瞳、恒生电子、方直科技、微芯生物、中新赛克、方邦股份等36家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额占营业收入比重也均超过20%。

记者对相关数据进一步梳理后发现,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的公司大多属于科技创新类行业,涉及计算机、医药生物等领域。郑磊认为,近年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创新实力不断提升,以计算机、医药生物为代表的科技行业与传统的周期行业有所不同,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并进行持续创新的科技公司往往需要投入较高的研发费用,来支撑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郑磊认为,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下,计算机行业未来可期,该行业提供的高景气赛道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均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医药生物行业已经历多次洗牌后,创新药领域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目前已进入黄金发展期,未来研发能力突出、生产效率较高的创新药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专家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场的印证,部分个股已率先走出一波上涨行情。自3月份以来,截至4月8日收盘,信达地产、海南瑞泽、振东制药、萃华珠宝、粤水电、川金诺、天马科技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逾40%。

在已披露2021年度研发费用的1220家上市公司中,有不少公司股票受到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截至去年四季度末,社保基金持有紫金矿业、中国巨石、中国广核、攀钢钒钛、南钢股份、南山铝业、中国石化等公司的股票数量均超1亿股。其中,中国巨石、紫金矿业等2只个股已被社保基金连续5年持有。

近五成公司现金流有所改善

“一个企业可以没有利润,但不能没有现金。充沛的现金流是企业维持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冬拓投资基金经理王春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方磊对《证券日报》记者称:“健康的现金流是保证企业健康运转的基础,代表企业具有较强的‘造血’能力。如果现金流出现断链,即使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没出现太大问题,同样会面临违约风险甚至破产压力。运用好现金流可以加速企业发展,企业应该对此高度重视。”

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收盘,共有1369家A股上市公司已交出2021年度业绩的成绩单(剔除银行和非银金融等行业上市公司总数为1300家)。2021年度,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有608家(已剔除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公司),占比46.77%,表明这些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有所改善。另外,报告期内每股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1元及以上的公司有378家。

方磊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强劲,表明企业回款力度较大。”

记者对相关数据进一步梳理后发现,在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中,每股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排名前100名的公司该指标均超过2.27元,彰显出较好的发展“钱景”。其中,贵州茅台、吉比特、中国移动、中远海控等4家公司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均超10元,分别为50.97元、33.65元、15.37元、10.67元。

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来看,上述排名前100名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17家)、基础化工(14家)、电子(12家)等三大行业。

王春秀认为:“医药生物、基础化工、电子等三大行业,大多以现金结账,不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因此经营性现金流普遍较好。”

俗话说“有钱任性”,A股市场中,有“钱景”的公司股价表现也更具韧性。自3月份以来,截至4月8日收盘,A股市场跌宕起伏,上证指数累计下跌6.08%。但上述前100家现金流充裕的公司中,有37家公司股票同期表现跑赢上证指数,占比37%。其中,平煤股份(29.55%)、ST大有(25.46%)、中国神华(21.12%)、淮北矿业(20.81%)、兖矿能源(20.19%)、中煤能源(19.09%)、嘉事堂(16.08%)、中国移动(14.90%)、云天化(12.07%)、贝泰妮(10.00%)等10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达到或超过10%。

方磊认为:“价值投资者更加注重企业业绩长期稳定的增长,每股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对价值投资者选股具有指导意义。”

王春秀表示,经营性现金流指标高,说明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强势地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投资活动中,如果企业的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较高,说明企业更具投资价值。

每股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排名前100名的公司也确实成为机构热捧的对象。统计数据显示,在上述100家公司中,截至2021年末,有48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社保基金、养老金、险资、QFII等四大机构身影,占比近五成。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标签: 财务指标 上市公司 A股市场

相关阅读

美年健康第三季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48.6

财经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SZ,00204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 29亿

2022-10-31

拉卡拉前三季度营收43.55亿元 积极推进跨

财经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在疫情反复、线下市场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 55亿元,归属

2022-10-31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逆回购的收益高

财经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这是不固定的,因为国债逆回购的利息收入是根据当时国债逆回购的利率来决定的,而国债逆

2022-10-19

理财能不能致富?未满18岁可以理财吗?未成

财经

理财能不能致富理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致富,但光靠理财致富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很多的投资理财者也是可以靠理财来实现致富的。理财

2022-10-19

理财靠谱吗?20岁的单身青年如何理财?

财经

理财靠谱吗理财可以很好的对自己的资金进行管理,是靠谱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理财,那样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亏损。我们需要根据自

2022-10-19

美年健康第三季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48.69% 数字化信息化全方位赋能

财经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SZ,002044)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 29亿

2022-10-31

拉卡拉前三季度营收43.55亿元 积极推进跨境支付业务

财经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在疫情反复、线下市场持续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 55亿元,归属

2022-10-31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逆回购的收益高吗?

财经

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100万逆回购一天赚多少钱?这是不固定的,因为国债逆回购的利息收入是根据当时国债逆回购的利率来决定的,而国债逆

2022-10-19

理财能不能致富?未满18岁可以理财吗?未成年人怎么理财

财经

理财能不能致富理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致富,但光靠理财致富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很多的投资理财者也是可以靠理财来实现致富的。理财

2022-10-19

理财靠谱吗?20岁的单身青年如何理财?

财经

理财靠谱吗理财可以很好的对自己的资金进行管理,是靠谱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进行投资理财,那样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亏损。我们需要根据自

2022-10-19

继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宣布自购后 量化私募宏锡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购5000万元

财经

继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宣布自购后,量化私募宏锡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购5000万元。 宏锡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坚定看好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长

2022-10-19

多家银行发声支持实体经济 同时披露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

财经

16日晚间,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均发布公告,表示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披露了前三季度信贷投放情况。17日,邮储银行发

2022-10-18

回购增持新规出炉 将回购实施条件放宽为上市满6个月

财经

10月14日晚,证监会对《回购规则》《董监高持股变动规则》的部分条款进行修订,沪深交易所也同步修订相关规则。根据新规,将回购实施条件放

2022-10-17

北交所首份三季报预告出炉 科润智控业绩大增

财经

近日,北交所科润智控率先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预计净利同比增长130 61%-159 96%。科润智控业绩大增科润智控经营范围包括输配电设备、智能

2022-10-13

银行理财公司忙调研 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银行理财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调研

财经

银行理财公司调研马不停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银行理财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调研,合计调研近千次,高于今年第一、二季度。9月就

2022-10-12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