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财经 >

工商管理博士DBA项目可持续发展与公益慈善方向

5月22日,“重塑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新生态”论坛暨DBA2020级云开学典礼在国际公益学院北京校区举行,并同步由凤凰网直播平台云直播。

工商管理博士DBA项目可持续发展与公益慈善方向是由国际公益学院与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共同合作开展的,全球首个聚焦于可持续发展与公益慈善方向的工商管理博士项目。

工商管理博士DBA项目可持续发展与公益慈善方向

国际公益学院创始院长、资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讨论到商业和公益之间的关系时表示,二者不能完全等同,商业在向公益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转化的工具,也就是善知识以及系统训练的辅助,进而才能赋能这一过程。

工商管理博士DBA项目可持续发展与公益慈善方向

以下为王振耀院长发言摘录

我从现实角度来谈一点关于商业和公益关系的想法。如果说商业就是公益,是没法操作的。客观上,商业可能是公益,但它的效果也可能是反公益,比如污染。

目前社会上有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即把公益,尤其是现代公益,简单地看成捐款,认为捐完款就行了,类似于我们几千年沿袭的修桥补路,好像这样做公益就行了。其实,这种观念不讲究公益的可持续性,不讲究社会影响力。这样的话,公益就做不好。

所以我的想法是,从现实政策的角度来说,商业到公益需要一个转化,也就是,善知识的转化。

善知识的转化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行善的人,有一种理念,有一种公共精神;另外一个方面,经过训练,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比如,比尔·盖茨就说过,捐款比赚钱更难,要想把钱花好是很难的,涉及到很多学问。比尔·盖茨经过很多失败,做了很多实验,就是要不断地加强一种公共精神,积累善知识。

第二个方面,要经过训练。训练是一个过程,不断地进行开发、设计、对话。当年设计DBA的时候,就是希望将这样一个转化变为一套知识体系,变为一种训练和学习的过程,促进商业更好地向善。所以我觉得,讨论这个话题,大家都有很多善因,但是还需要一个更高端的训练引领商业向善,并且创造善经济。

需要强调的一点,善经济其中一个杠杆就是撬动政府的政策,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政策进来,包括资金等。我们的企业家,解决很多社会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如何让政府的政策参与进来。

工商管理博士DBA项目可持续发展与公益慈善方向

今天上午,我和我们的同学李俊峰,聊了他们团队在残疾人社会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实际上,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让政府改变政策,如何让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能够结合起来。

所以,我希望能够形成一种经济,一种企业家引领商业、引领政府,慈善家引领商业、政府,让公益施展出更大的影响。在这方面,中国有很多历史的资源可以很好地开发。也希望,DBA学员一方面要向法国学习,一方面也要注意挖掘中国传统。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caijing/2550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