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分歧显现:三大利好已显中国股市波动性下降
a股昨日引领亚太股指上涨,美国股市隔夜大幅反弹,全球风险偏好迅速上升。然而,3月11日开盘后,a股并没有跟随海外市场的隔夜波动,而是平静开盘,运行平稳。
北向资金流向也出现分裂,大量资金净流出深证,少量资金净流入泸市。随着市场差异的加大,昨天点燃的热情会被浇灭吗?
三大股指处于震荡的高端。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中午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32%,至3006.50点。深证指数下跌0.18%,至11382.91点。创业板指数下跌0.51%,至2137.85点。从交易额来看,上海的半日交易额为2334.85亿元,深圳为3718.76亿元。

在盘面上,海南板块领涨,其中海南国有资产、海南自由贸易港、土地流转等板块领涨,而光刻胶、半导体封装和聚碳酸酯等板块领跌。
截至中午收盘,国防军工、农林牧渔业、休闲服务业位列前28位,分别增长2.83%、2.21%和2.12%。电子、非银行金融和家电行业领跌,分别下跌0.93%、0.77%和0.56%。
在资本流动方面,东方财富(18.170,-0.83,-4.37%)数据显示,3月11日上午,北方净流出45.67亿元,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净流入7.56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净流出53.23亿元。

政策空间很大,中国拥有最好的资产。
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国内分析师普遍有信心。
华宝证券宏观战略研究小组表示,a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驱动的市场将持续。从短期来看,有几个积极因素。首先,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宽松政策仍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随着工作和生产的恢复,宽松政策的总量值得期待。第二,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全面控制,市场预计恢复工作和生产将加快。第三,当前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足。
CICC首席经济学家洪亮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预计将是短期的。在经济领域,政府部门迄今已对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减税和减费措施,并宣布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支出。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在货币宽松、财政刺激和结构性政策方面显然有更大的政策空间。
兴业银行首席战略分析师、战略研究中心总经理王(金麒麟分析师)认为,在本轮从发达市场向新兴市场的全球资本配置中,世界上最好的资产在中国,中国最好的资产在股票市场。金融海啸发生10年后,美国经济、美元、美国股市和美国债务都受到了严重冲击。世界已进入“负利率”时代,全球资本正面临重新分配。
首先,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是健康的。经过70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约占全球经济的20%。在新兴市场,中国的整体经济也已成为领头羊。
其次,从金融开放和制度的角度来看,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加入了特别提款权、土地股票交易所、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和人民币债券交易所。第二轮开放的红利在于金融市场,资本账户开放已经开始。这也使得海外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从没有办法打开大门。
第三,中国的经济总量比率很大,外国资本在股票市场的配置很低。考虑到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20%,全球资本分配给中国的比例仍然相对较低。
第四,中国股市的波动性已经下降,夏普的比率在未来将会上升。宏观经济从生产周期型向消费服务型转变,经济波动性下降。政策的波动性已经下降;在供给方面的改革之后,领先的公司有能力结束这种循环
此外,他表示,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股市体系变得越来越健全和完善。中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创新中,结构性机遇更多。中国股市与其他金融市场的相关系数较低,配置中国是首选。中国与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与美国市场的相关系数最小。全球负利率和中国资产的受欢迎程度均等因素支持中国股票资产是全球市场上最好的。
生产者价格指数下降还是不妨碍a股表现
新闻方面,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5.2%,而之前的数值为5.4%;同期,全国生产者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而此前的数值为0.1%。
在中信建投从事证券宏观经济研究的黄团队(35.850,-1.47,-3.94%)认为,CPI的高位可能在年内得到确认,PPI的通缩压力在短期内将加大。在未来,生猪周期可能会从推高消费物价指数转向推低消费物价指数,而对新鲜水果和蔬菜价格的监测预计将在短期内推低消费物价指数的增长。至于生产者价格指数,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的通缩压力可能会增加。从短期来看,生产者价格指数通缩压力的修复逻辑是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以推动生产材料的需求和价格。然而,考虑到去年3月工业增加值基数大幅上升,从同比角度来看,今年3月工业生产难以全面修复,这使得短期PPI通缩压力的修复逻辑难以获得有力支撑。因此,人们倾向于认为生产者价格指数的通缩压力在未来可能会增加。
从CPI和PPI波动下的资产表现来看,郭盛证券宏观分析师熊远表示,当前CPI持续走高,短期关注疫情,中长期关注农产品(6.460,-0.16,-2.42%)通胀PK能源通缩。
熊远认为,与去年同期相比,2月份新的价格上涨对消费价格指数的贡献很大。主要原因是疫情加剧了食品供需矛盾,猪肉、食用油和酒精价格上涨明显。由于疫情造成的旅行限制,非食品类商品同比增幅下降0.7个百分点,至0.9%,能源和旅游价格大幅下降。后续工作应警惕疫情、猪肉供应和病虫害对食品的干扰。预计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将保持在高位,但很难继续突破“5”。全年消费物价指数前高后低。今年上半年,消费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高出4%。第三季度后,消费物价指数逐渐下降。政府全年的目标也可能高于3.5%。
熊远还表示,油价下跌可能会加速生产者价格指数的通缩,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取决于油价保持低位的时间。据估计,布伦特原油价格每上涨1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指数就上涨0.009个百分点。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0.04个百分点。目前,短期内油价将在40美元/桶以下波动。根据布伦特原油短期低于40美元,中长期低于60美元的假设,年油价可能会使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0.1-0.3个百分点,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从历史来看,在生产者价格指数通缩期间,整体利润对债券市场有利,对股票市场不利。然而,当有强有力的政策刺激时,股票市场的表现将明显好于债券市场。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caijing/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