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关龙:制做精致的“不系舟”古建筑模型
图说:一平方的小作坊便是徐关龙的小世界 王军 摄(相同)
徐关龙,62岁,住在闵行区南翔镇天恩小区,喜爱古代建筑。两年前,他迷到了古建筑模型制做。因此,他将古猗园里的墙面黛瓦变小后“搬”进了家里。他从没学过木匠,却被称作小区木匠大咖。2年多時间,他依照50:1,制做了8座精致的古猗园古建筑模型。
一片瓦刻画及时,每扇窗灵便打开
从开料、激光切割,到手工雕刻、打磨抛光、安裝,都会徐关龙仅1平方米的个人工作室里进行。墙面黛瓦,除开墙面,实体模型全是红木家具做成,“一榫一卯”传送着匠人精神。制做以前要数次现场精确测量,一部手机、一把自做的3米伸缩式量杆,就是所有测量仪器。返回家中,根据3D手机软件模型,再溶解到每一个零件上,规格最少精准到0.2mm,偏差1mm都不好。
图说:制做精致的“不系舟”古建筑模型
一座凉亭,一方房间,房顶每立方厘米就会有几十片瓦块,一片必须刻画及时;每扇窗子、每朵窗花都不尽相同,1立方厘米的窗上要镂空雕花手工雕刻不一样的窗花,既要惟妙惟肖,又要能灵便打开,可以说精妙绝伦。在其中,“不系舟”的制做更加精致,內部陈设设计有案台,也有通向二楼的木楼梯。在古猗园,游人亲临其境感受到的是园林景观富有诗意一样的清静祥合,而眼下同占比变小的古建筑模型,更让人体会出古代建筑的设计方案精致和古香古色。
0.5mm的麻花钻,1平方米的小作坊
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麻花钻是用于模型的制作的基础专用工具,徐关龙用的麻花钻小到0.5mm,许多 专用工具全是他自己制作而成。小车床、小数控锯床,层峦叠翠地摆在1平方米的“小作坊”里,徐关龙一待便是好多个钟头,“做实体模型的情况下,我沉浸于在其中,如同在森林里体会自然界,很童真,也很享有。”
图说:一片瓦刻画及时
这八件实体模型是徐关龙2年多的心力,精心挑选了古猗园关键地区的古代建筑制做而成。第一年探求時间较为长,只干了2件,上年迄今又干了6件。如今,徐关龙有一个愿望,期待再次将古猗园的古建筑模型一件件地做出去,争得在古猗园建园500周年纪念的情况下展览,让大量的群众赏析到古猗园古代建筑的美。
新闻晨报新闻记者 王军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fangchan/1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