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文化是伴随着茶文化而出现的
紫砂壶文化是伴随着茶文化而出现的,与茶文化相生相伴,如影相随,所以,紫砂壶源头是茶文化。
1. 古代饮茶之风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人雅士平时常常会聚集一起,且鼎且缶,亦啜亦饮,从中可获得无限的情趣。
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曾有“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饮”之语,可见饮茶在古代人们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早在汉代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对茶的功用有了很深的了解,饮茶之风先从巴蜀和江南一带向北方发展,然后又从中国向世界各地传播,茶最终成为世界性的饮料。
2. 饮茶方法茶具的变迁
饮茶的方法从古到今也有几个不同的阶段,从药用到茗饮,最先采混煮法,然后又有煎茶法,这些方法于唐代乃至晚唐非常流行。
不同时代的饮茶方法不同,茶具也随之在不断地变化着,最早人们采用混煮法,青,白釉瓷浅腹碗,用来饮茶最为恰当。
因为茗饮方法不,饮用器“茶壶”也有不同的形制,唐代是“煎茶法”,所以壶腹大,口大,短流。
五代,宋代至元代饮茶方法主流是点茶法,点茶法是先将茶饼研碎,置碗中,浇入沸水,并用茶筅搅打,然后饮用,点茶要求所用壶具为长曲流,小口。
明初至今采用泡茶法,即今天人们喝茶的方法,将茶叶放入茶具中,浇入沸水冲泡。“泡茶”对茶壶具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壶身变矮小。壶小可以使茶保持“香不散”,味不耽搁,进而保持茶本身的“色,香,味”。
可见,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历代储茶,煮茶,饮茶之具也不断丰富。茶具制品多种多样,材料繁多,主要有金器,银器,铜器,锡器,玉器,珐琅器,陶器,瓷器等,日常普遍使用的则是陶瓷器。
作为陶瓷器之一的紫砂壶,是在明代泡茶之风的引导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紫砂泥料的特性可使冲泡茶的色,香,味得到最佳发挥。
而且它的可塑性强,最适合制作茶壶,造型可随心所欲地变化,因此紫砂壶在日用陶器中脱颖而出,走上艺术化的发展道路,成为各种名瓷之外别树一帜茶具。
茶文化的发展催生了紫砂壶的问世,而紫砂壶的发展又推动了茶文化。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fangchan/2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