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房产 >

古陶瓷中的九种陶瓷纹饰

原标题:古陶瓷中的九种陶瓷纹饰

我大中华的古陶瓷不但历史悠久、品类繁多,造型典雅,而且随着时代的前进也是紧跟潮流,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外表和style.玩陶瓷的都知道,在收藏一件瓷器时,纹饰是决定其价值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瓷器的纹饰不仅决定了自个儿的颜值,而且还充分地给人们传达出了藏品蕴藏的艺术和社会价值。玩收藏,玩的是情趣和高雅,这些纹饰可并不是空有颜值,其中包含的内涵可不少呢!今儿咱来聊一下这几年藏家们一起赏过的陶瓷纹饰。

1.婴戏纹

婴戏纹是陶瓷上非常常见的纹饰,瓷器上装饰的儿童嬉戏、玩耍的画面。在注子的流下用褐彩绘一肩负莲杖、手挽飘带的胖娃,外罩青釉。装饰方法为刻划、印花、绘画等。图案有童子戏花、婴戏三果、双婴划船、骑竹马、抽陀螺、钓鱼、玩鸟、蹴鞠、赶鸭、放鹌鹑、攀树折花等,笔划简练流畅,构图生动活泼,天真可爱。

古陶瓷中的九种陶瓷纹饰

所谓婴戏,即以婴儿为画面的主角,描写儿童钓鱼、玩鸟,蹴球、赶鸭、放鹌鹑、抽陀螺、攀树折花等种种活动,着墨不多而情趣盎然。古人认为婴戏图可以象征多子多福、生活美满。特别是青花瓷器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各式婴孩不仅数量多,题材也层出不穷;儿童形象生动活泼,稚趣可爱,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犹如一幅画平民百姓的风俗画,形成“平淡天真”的艺术格律。

2.缠枝纹

缠枝纹是瓷器上最常见的纹样。盛行于元代以后。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婉转流动,变化无穷。

古陶瓷中的九种陶瓷纹饰

缠枝纹在明代时也被称为“转枝”,是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用以填充装饰面。有的还转变为散点式的二方连续形式。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技花,在景德镇陶瓷纹样中所占比重最大、用途最广。它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婉转流动、节奏鲜明的特点,既适合陶工们挥洒自如的用笔,又利于大量生产。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fangchan/6140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