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娱乐 >

《镜子》剧照《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在电影中祈祷》

《镜子》剧照《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在电影中祈祷》

《镜子》剧照

《镜子》剧照《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在电影中祈祷》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在电影中祈祷》

◎黑择明

冰岛导演希尼尔·保尔马松2019年戛纳电影节参赛作品《白色白色的一天》(A White,White Day)并没有给我们带来超过前作《凛冬兄弟》的观影感受。这个故事甚至有些俗套,讲述一个老警察在妻子车祸死亡后,通过家庭录像带发觉她曾经出轨,从而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亲密关系,并最终选择了释然,依然相信自己的爱的故事。

保尔马松的电影语言和前作一样用大面积的苍白、灰蓝传递给我们北欧的凛冽气息。影片主人公一直在装修的房子有如一艘船,我们总是通过圆圆的舷窗窥探新的来客——这显然是关于家庭、关于作为空间的家的艺术形象。只是故事显得有些薄弱,从而令导演在形式方面的构建流于空洞。

父亲归来的那一天

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是它的片名。它显然来自于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经典名作《镜子》。《镜子》的文学剧本名字在英语中就被译作“White,White Day”。

然而就像所有诗意的东西经过翻译都容易减色一样,正是这个英译导致了人们对《镜子》,对塔尔科夫斯基的误解。

《镜子》是一本家庭影集,保尔马松的电影则是家庭录像带——录像带里埋藏着不能碰触的伤痕。它所表达的情绪也和《镜子》类似:中年男人对亲人的愧疚感。然而,这种情感的饱满度和真实感却大打折扣。

塔尔科夫斯基或许难懂,但绝不做作。虚假是他一生的敌人。

《镜子》文学剧本的名字是《белый,белыйдень》。它直接源自导演的父亲,苏联大诗人阿尔谢尼·塔尔科夫斯基的诗歌《明亮的一天》:

明亮的一天

——阿尔谢尼·塔尔科夫斯基

茉莉花下有一块石头,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yule/213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