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娱乐 >

为什么底层民众会奋起反抗,无非是社会各种缺失正义和公平

当我们欣赏一件事物时,一定不是单纯地去欣赏那么简单,一定是从中可以得到有价值的东西,或者从中有所启发,甚至会让我们陷入一段深思。

电影《误杀》于2019年12月13日上映,一经上映就引发了众多观众的讨论,可想而知,《误杀》作为一部悬疑片能有这样的反响,还是比较成功的,那么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们去深思的片段,这就是具有价值的一部好电影。

为什么底层民众会奋起反抗,无非是社会各种缺失正义和公平

电影讲述了李维杰一家中的大女儿平平,遭受督察儿子素察强暴、威胁后,同母亲阿玉一起反抗时误杀了督察的儿子,为了不让家人受牢狱之灾,看过无数犯罪电影的父亲李维杰谋划了一场“完美犯罪”与曾破获许多案件的督察拉韫(素察母亲)及整个警局,进行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警民对决。

《误杀》改编自2015年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据说原版故事设定的灵感来自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也是第三者为凶手隐藏罪行,制造骗局,和警方斗智斗勇的故事。只不过,一个是因为爱情,一个则是因为亲情。影片从浅向着眼是一部普通家庭与权贵家庭的正面对决,深入看去,却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刨去直观的观影感官体验,影片中处处隐藏的细腻情感细节才是这部影片所吸引人的魅力之处。

为什么底层民众会奋起反抗,无非是社会各种缺失正义和公平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电影中警员桑坤的劣行反映了当时整个警局的不正作风,与周围民众眼中的好人李维杰善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案发后,李维杰一家多次被怀疑抓进警局,此时警民之间的斗争也拉开了序幕,因为在周围民众眼里好人李维杰是不可能犯案的。

最后在督察拉韫对李维杰小女儿的屈打成招之下说出了埋尸地点,且不顾民众的反对强行刨挖民众们的祖坟,打开棺材后并没有素察的尸体,此时民众的愤怒被激到最高点,引发了大规模的警民大战,以及之后的大暴乱,直至李维杰主动自首而停息。

整部电影都是以正义与邪恶较量为大环境下进行叙述。不管是警方最后引发的民愤,还是李维杰最后的主动自首,都是以正义最后胜利为结局。与其说李维杰的完美犯罪成功很大原因是由于民众站在了他的一边,深入一点,其实是民众站在了正义的一边;李维杰最后的自首也是因为他无法违背良心和自身的正义感,这也是这部电影正确打开方式,犯错的人终需接受惩罚,撒谎的人也终无法释怀。

为什么底层民众会奋起反抗,无非是社会各种缺失正义和公平

电影的素材本身都是来源于生活,反映社会诸多现象。为什么底层民众会奋起反抗,无非是社会各种缺失正义和公平,伤害了底层民众的利益,最后不得已以奋起反抗来改变现状。所以这就会处处凸显出官民之间的关系,官如鱼,民如水,鱼离开了水就会失去生命,如果能处理好这类关系,是现如今社会安定的基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yule/226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