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首演
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民族乐团排练厅内,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正在紧张排练,将于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晚在中山音乐堂首演。
作为一部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全曲由八个独立乐章构成,由著名作曲家叶小纲担任音乐总监并牵头创作,邹航、杨一博、郑阳、赵曦、李劭晟、刘力、吴延等7位活跃在一线的中青年作曲家联合组成作曲团队。5月27日是约定的交稿日,作曲家们准时提交乐谱,并在自己创作的曲谱封面上郑重地签下了名字和乐章名称。
第一乐章《一城永定》作曲李劭晟现场拿出了自己的创作手稿,并表示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部民族管弦乐作品;第五乐章《紫禁三和》作曲郑阳介绍:“这是一篇气势恢宏的乐章,乐曲里所需要展现的景色丰富多彩,特别能体现中国文化的气韵和气度。”第七乐章《水润万宁》作曲杨一博从小在万宁桥边长大,“这首曲子以水为题,它的气质是温润的,色彩和韵律是独特柔和的。水是一个分界线,它代表了皇城到烟火的分段。我希望能为观众们展现的是带有皇家气质,又有世俗风景的乐章。”第八乐章《钟鼓合鸣》作曲邹航,结合中国民间传统打击乐与京剧打击乐素材创作。 “主要的打击乐在舞台上,四个打击乐在观众席,这样一来,五面鼓所产生的效果是环绕声、五声道,整个把观众包围起来,形成一种声场,效果会更加震撼。”
早在2月中旬,《中轴》主创团队就已经展开云端创作。北京民族乐团用线上线下视频会议的特殊形式进行艺术生产的策划,通过梳理思路,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当前,北京民族乐团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全面投入了试谱排练。排练现场,颇有京韵的二胡齐奏拉开了试奏的序幕,这首曲子是《中轴》的第二乐章《坛根儿情》,由作曲家吴延创作。乐曲以热闹与谐谑相结合的风格,展现一派厚重大气又充满浓厚市井气息的古都风貌。还沉浸在“坛根儿”的回味之中,一阵悦耳的笛声吹响了《正阳雨燕》的序曲,这首乐曲是《中轴》的第三乐章,由作曲家赵曦创作。乐曲以表现北京民俗生活为主线,以雨燕作为符号,表现出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不断变化的都市生活,和北京市民乐观向上的精神。走过了“坛根儿”,看遍了雨燕,随着音乐来到皇家御苑景——中轴线的最高点,站在万春亭一览中轴线的壮阔美景。《中轴》的第六乐章《景山万春》由作曲家刘力创作,站在景山万春亭眺望故宫,一睹那清河绿树红墙的美好风光。
“我们希望这部作品,带着观众沿着中轴的轨迹,在‘线上’感受北京中轴线的内在精神与乐章之美,一同聆听中轴的声音”。北京演艺集团总经理助理、北京民族乐团董事长董宁表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yule/4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