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

环球观焦点:寒冬吹热“暖经济”!中国取暖设备出口“爆单”,双11羽绒服被疯狂加购

2022-11-15 19:52:36   来源:金融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真香”、“穿了就脱不下来”、“为什么没有早点买”……近期,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来自欧洲等地的外国人纷纷开启夸夸模式,毫不吝啬他们对来自中国取暖神器的赞美。

平日里我们习以为常的电热毯、电暖器、热水袋、高领毛衣,在国外正变得抢手。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天然气供给受限、价格暴涨,比起砍柴取暖、花费数十万元改造取暖设备,物美价廉的中国取暖产品成了最优解。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义乌市出口保暖用品,包括空调、热泵、热水器、电热毯等共计1.9亿元,同比增长41.6%;1-8月,浙江省出口电热毯646.8万条,同比增长32.1%;其中,对欧盟出口64.8万条,增长114.6%。

在全球需求收缩的大环境下,中国取暖设备制造商正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此外,双十一期间,羽绒服企业也迎来一波销售高峰,随着新国标的实施,这一千亿级别的市场,将进一步向规范化、高端精品化发展。严寒将至,但“暖经济”正蓬勃发展。

出口“爆单” 企业跑步加入取暖设备赛道

随着欧洲能源危机持续,天然气供给受限且价格上涨,欧洲人对中国的供应链有了更大的依赖:寻求用电或能耗更低的取暖设备。

据行业内人士介绍,欧洲的取暖电器销售旺季一般会在9月份结束,但近期却有不少来自欧洲的客户和大型商超等采购商的加急补单。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对欧洲空调、电暖器、电热毯等家电产品出口呈增长态势,其中电热毯以97%的增速引领其他品类。

取暖电器热销背后,是我国健全和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取暖电器相关企业共145.5万余家,江苏、山东及广东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

加足马力,加班加点,是近期这些中国取暖电器制造商的日常。超140万家完善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让我国的取暖电器物美价廉,且能快速生产和出货,这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事实上,早在去年,不少企业就精准预测了这波“风口”,增设取暖电器业务。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取暖电器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最多。且今年3月,俄乌冲突刚刚爆发,就有2万多家企业新增加取暖电器业务;3-11月,已累计有近15万家企业加入取暖电器赛道,月度企业注册量均值达到1.6万家以上。

不过,据媒体报道,尽管取暖设备在欧洲卖爆,但中国厂商利润空间却不高,且由于大多以贴牌为主,品牌效应不强,因此不敢提升太高幅度的售价。

天眼查数据显示,取暖电器相关企业中,48.1%的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处于“小而美”的阶段。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占比仅有12.8%。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也意识到创新升级才能长久,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研发新品,另一方面则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开发。

天眼查数据显示,取暖相关企业专利信息有84.4万余个,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专利类型中,实用新型(47.9%)和发明(41.4%)占比较高。有企业不满足于简单的取暖,而是不断研发加湿、静音等专利技术,动态调整以契合市场需求变化。

羽绒服被疯狂加购 企业发力“黑科技”

火爆的不仅是取暖类电器,服装鞋帽企业也迎来机遇。暖水袋、高领毛衣、光腿神器、秋衣秋裤等已进入德国、英国、波兰、荷兰等国女性的“购物车”中。

羽绒服则是冬天御寒的最重要衣物。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羽绒服市场规模已达1562亿元,2024年将达到1950亿元。

某电商平台双11数据显示,近期,每天大约有1亿件羽绒服被在线浏览,平均每个福建人的购物车里有1.03件羽绒服,每个广西人的购物车里有1.04件羽绒服,连原本不过冬的海南人都在加购羽绒服。

单纯的防风、保暖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产品设计、科技、功能、生产工艺都是如今消费者选购羽绒服的新关注点。

去年至今,加拿大鹅等国际名牌频曝质量问题,国产羽绒服却在不断优化升级。过去“中国羽绒服在技术研发与设计上都不如国外品牌“的状况也早已扭转,服装鞋帽类产品技术含量也能不断提升。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羽绒服相关企业6.2万余家,江苏、浙江以及山东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拥有1.1万余家、8000余家以及4900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成立于10年以上的企业占比较高,达12.7%。

近两年,国内羽绒服企业不断发力材料应用、时尚设计和黑科技。天眼查数据显示,羽绒服企业年新增专利数不断增长,2021年共新增846项专利,2022年还没结束,就已经新增了857项专利。一项名为“自清洁羽绒服”的专利摘要显示,其属于羽绒服技术领域,不仅能够减少洗涤次数,还能延长羽绒服使用寿命。

今冬还是羽绒服新国标落地后的第一个销售季。自今年4月1日起,羽绒服装新国标正式实施,羽绒填充物不再标注“含绒量”,而是统一标注“绒子含量”。此前,部分商贩会在“含绒量”上做文章,在羽绒填充料中加入大量绒丝或者直接购买低绒子含量的原料。但是,绒丝保暖性差,绒子才是保暖的核心成分。“绒子含量”比例越高,保暖性越好。“新国标”中,不仅明确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并且要求其含量应不低于50%,这意味着有效阻止了羽绒服生产厂家用混入大量绒丝以次充好,减少消费者花高价钱买到低质量产品的乱象。业内人士表示,这也将提高我国羽绒服装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标签: 取暖设备

相关阅读

科创板做市借券规模持续扩大 余额已突破1.

投资

正式上线3周以来,科创板做市借券规模持续扩大。截至日前,科创板做市借券规模余额已达1 51亿元,涉及做市股票25只,总的股票数量超过420万股。

2022-12-06

天天百事通!从仿制到创新 细说百利天恒的

投资

从以化学仿制药和中成药起家的传统药企,蜕变为兼具研发、生产、营销一体化能力的创新型研发药企,百利天恒长久以来坚持创新的初心、转型过程

2022-12-05

环球观速讯丨SKG母公司增收不增利 大额外

投资

SKG以按摩仪发家,因王一博代言一炮而红。作为中国市场颈椎按摩仪销售额全国第一的SKG很火,也很“烦恼”。

2022-12-02

焦点热文:绍兴富豪金良顺,痛失500亿精功

投资

小木匠金良顺,用50年时间,建立起了500亿资产的精功系商业,却在短短3年时间,资金链断裂,坍塌。

2022-12-02

今日关注:城市土拍缩影:退出群聊和推出“

投资

从去年22个重点城市试点“两集中“供地后,一般是按照每年三轮的节奏来供地。

2022-12-02

科创板做市借券规模持续扩大 余额已突破1.5亿

投资

正式上线3周以来,科创板做市借券规模持续扩大。截至日前,科创板做市借券规模余额已达1 51亿元,涉及做市股票25只,总的股票数量超过420万股。

2022-12-06

天天百事通!从仿制到创新 细说百利天恒的转型之路

投资

从以化学仿制药和中成药起家的传统药企,蜕变为兼具研发、生产、营销一体化能力的创新型研发药企,百利天恒长久以来坚持创新的初心、转型过程

2022-12-05

环球观速讯丨SKG母公司增收不增利 大额外购成品下现质量问题

投资

SKG以按摩仪发家,因王一博代言一炮而红。作为中国市场颈椎按摩仪销售额全国第一的SKG很火,也很“烦恼”。

2022-12-02

焦点热文:绍兴富豪金良顺,痛失500亿精功

投资

小木匠金良顺,用50年时间,建立起了500亿资产的精功系商业,却在短短3年时间,资金链断裂,坍塌。

2022-12-02

今日关注:城市土拍缩影:退出群聊和推出“加量包”

投资

从去年22个重点城市试点“两集中“供地后,一般是按照每年三轮的节奏来供地。

2022-12-02

东南亚智能手机2022年第三季度出货量下降4%

投资

金融界12月2日消息据Canalys,消费者需求的持续低迷导致东南亚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2年第三季度同比下降4%,跌至2350万部,自2020年以来,该地

2022-12-02

环球微头条丨波奇宠物上半年营收下滑,梁浩带公司净亏2950万,股价一度跌20%

投资

12月2日消息,宠物综合服务上市公司波奇宠物在12月1日发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2023财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2022-12-02

未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 *ST运盛董事长翁松林等多人被出具警示函

投资

12月1日,*ST运盛披露了四川省证监局对其下发的警示函。原因系*ST运盛未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

2022-12-02

深练产品内功,美的置业获2022克而瑞全国十大作品大满贯

投资

12月1日,克而瑞举办2022中国房地产企业产品力TOP100发布会,2022年全国十大高端作品、十大轻奢作品以及十大品质作品,三个作品榜单同期揭晓。

2022-12-01

天天观焦点:商业养老金来了!与个人养老金有哪些区别?银保监会解答

投资

银保监会12月1日发布《关于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的通知》(下称《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

2022-12-01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