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一家外国媒体发文称: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首次超过美国。这条消息让人颇感振奋。
工业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关键指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2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的新平均值已增至每万名员工141台机器人,是6年前(2015年为69台)的2倍多,中国以每万名员工322台工业机器人的密度位居世界第5。美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从2020年的255台上升到2021年的274台,排名则从世界第7位下降到第9位。这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首次超过美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工业机器人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生产风险,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各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工业机器人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复工复产的重要工具。从IFR的报告数据可以看到,全球工业机器人都迅猛增长,美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也在上涨,只不过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涨得更快,这才超过了美国。
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的超速增长,得益于应用市场拓展和核心技术突破的双向奔赴。
从应用市场端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迅猛,除了汽车、3C电子两大需求最为旺盛的行业,化工、石油等应用市场都逐步打开,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强劲反弹,市场规模为175亿美元,安装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48.7万台,同比增长27%。而2021年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工业机器人27.1万台,同比增长50.1%。可以看出,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市场的比重超过了一半。
从技术供给端看,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传统工业机器人中,核心零部件占据了工业机器人整机70%以上的成本。近年来,我国不断突破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精密减速器、智能控制器、实时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和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可以说,在工业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国内头部企业纷纷做出突破,进口替代正在加速实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自满。工业机器人密度比中国高的还有4个国家:韩国、新加坡、日本、德国。其中,第一名韩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堪称一骑绝尘,创下2021年每万名员工拥有1000台工业机器人的新高,是中国(322台)的3倍多。这个数字对比意味着,我国工业机器人还有深厚潜力和广阔市场可以挖掘,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期待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多中国生产的工业机器人进入全球制造业车间,在推动中国制造全面转向中国智造的同时,也推动全球工业自动化的进步。 (佘惠敏 来源:经济日报)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