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天天热资讯!中国电影即将迎来全产业复苏

2022-12-24 09:59:37   来源:北京日报

2022年的中国电影,在艰难中前行,在困境中孕育新机。疫情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在今年达到最大化,但令人欣慰的是电影人仍在坚守,观众和票房基本盘也都还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中国电影即将迎来彻底的全产业复苏。

关键词:艰难

影院运营压力超出预期


(相关资料图)

谁也没能想到,2022年成为新冠疫情对电影行业打击最大的一年。在《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笨小孩》等大片的加持下,2022年春节档取得了60.39亿元的不错成绩。当时电影人都觉得,市场会慢慢变好。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从3月起,受到疫情的不断冲击,各地影院开开关关,营业率大打折扣,其中11月30日全国仅有4434家影院营业,营业率低至35.4%。

当影院是否营业变得不确定时,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不敢定档,只能观望。再加上《壮志凌云2》《雷神4:爱与雷霆》等进口大片在内地院线的缺席,影院无可避免地闹起了“片荒”,整个10月份竟然只有5部新片上映。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截至12月,内地院线公映的影片数量总计为377部,相较于2021全年697部的数量,少了近一半。

当观众走进影院却发现无片可看时,影院的生存危机正式降临。今年还出现了大量“极限定档”现象,即影片上映几天前才定档,也给电影宣发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就算电影进院线了,也很难触达普通观众。

影院没片,观众减少,票房下跌……随之而来的是影院运营压力大,不少影院被迫关停,新片拉不到投资,电影生产也受到影响。截至12月21日,全年票房仅为291亿元。疫情阴影下,电影活动减少。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大型电影节展或延期或取消,电影人交流互动的平台也相应减少了。

关键词:坚守

跨年档元旦档有望迎转机

面对艰难处境,中国电影人没有放弃,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承受一切,想尽各种方法自救,挺过这段最惨淡的时光。

影院想方设法寻求生存之道。没有片子可以放,那就自己联系片方办影展,或者另辟蹊径,在影厅里举办相声、脱口秀等小型演出,或者直播世界杯,或者变身浪漫温馨的求婚场所……观众少了,那就开辟线上销售渠道,直播卖零食、饮料。这些听来新奇又辛酸的招数,是影院面对困难时的奋力抗争。

创作者们也没闲着。尽管疫情的突然袭击可能导致剧组停工,但依然有许多影片还在精心制作中,将在疫情阴影散去后和观众见面。将于明年春节大年初一上映的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目前进入最后的后期冲刺阶段。张艺谋导演的新片《满江红》目前也在紧张制作中。还有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首部作品《长安三万里》,将通过讲述大唐节度使高适与李白的往事,展现大唐的盛世风貌。丰富而坚实的电影储备,从数量和质量上确保疫情结束后,影院还有新片可看。国产大片依旧值得期待。

今年坚持举办的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及刚刚开幕的第4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都仍以乐观昂扬的姿态团结鼓舞了中国电影人,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电影的活力和韧劲。

当全国多地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电影行业终于看到了曙光,拐点已经到来。12月20日,全国营业影院总数达到9583家,营业率达到76.6%,即将到来的跨年档、元旦档有望迎来一波票房小阳春。

关键词:突破

主旋律科幻片再创新辉煌

除了坚守,2022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也不乏亮点与收获。

主旋律电影创作一骑绝尘,仍然是今年电影创作最亮眼的表现。《长津湖之水门桥》延续《长津湖》的恢弘大气,书写了中国式战争大片在视听效果和情感共鸣上的非凡震撼力;《狙击手》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用一个简单而传奇的故事展现了英雄的勇和谋、血与泪;《奇迹·笨小孩》讲述了普通人在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励志故事,电影语言充满了朝气和锐气。《穿过寒冬拥抱你》《平凡英雄》等抗疫题材影片通过不同视角和风格,发挥了电影作品记录现实、抚慰人心的作用。国庆档上映的《万里归途》,是主旋律题材与商业类型片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将战争、公路片等元素拼接起来,展现了我国当代外交官的风采。

今年国产片在科幻、动画等类型上取得不小突破。《独行月球》《明日战记》《外太空的莫扎特》三部科幻片的上映,让行业和观众看到国产科幻片在视觉效果上的明显进步。尤其是《独行月球》,将科幻与喜剧结合,各方面的完成度堪称惊艳。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虽然故事还有待完善,但精美绝伦的画面让人眼前一亮。

一批文艺片凭借热忱的现实观照和质朴的人文情怀,票房口碑双丰收。上海话台词的中年人爱情片《爱情神话》不仅没有因为沪语“赶客”,反而展现了上海这座大都市的风情;《妈妈!》关注阿尔茨海默症、养老等问题,两位主演吴彦姝和奚美娟分别荣膺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和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港味爱情片《还是觉得你最好》用贴近生活的笑点和温暖平实的情感,获得了观众的高口碑。

标签: 中国电影 即将迎来 北京国际电影节

相关阅读

天天热资讯!中国电影即将迎来全产业复苏

财经

中国电影即将迎来全产业复苏

2022-12-24

热文:2023年春运火车票开售 这些规定有变化

财经

2023年春运火车票开售这些规定有变化

2022-12-24

环球快播:我国8个民主党派分别选举产生新

财经

我国8个民主党派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2022-12-24

两部门联合发文 严厉打击股市“黑嘴”、非

财经

两部门联合发文严厉打击股市“黑嘴”、非法荐股等行为

2022-12-24

硅片价格开启下跌模式 业内称光伏产业链价

财经

硅片价格开启下跌模式业内称光伏产业链价值逻辑或重构

2022-12-24

天天热资讯!中国电影即将迎来全产业复苏

财经

中国电影即将迎来全产业复苏

2022-12-24

热文:2023年春运火车票开售 这些规定有变化

财经

2023年春运火车票开售这些规定有变化

2022-12-24

环球快播:我国8个民主党派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财经

我国8个民主党派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2022-12-24

两部门联合发文 严厉打击股市“黑嘴”、非法荐股等行为

财经

两部门联合发文严厉打击股市“黑嘴”、非法荐股等行为

2022-12-24

硅片价格开启下跌模式 业内称光伏产业链价值逻辑或重构

财经

硅片价格开启下跌模式业内称光伏产业链价值逻辑或重构

2022-12-24

2023年铁路春运火车票12月24日开售

财经

2023年铁路春运火车票12月24日开售

2022-12-24

中国经济新亮点·年终述评⑥|粮食安全基础稳固

财经

中国经济新亮点·年终述评⑥|粮食安全基础稳固

2022-12-24

当前动态:前11个月我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9.9%

财经

前11个月我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9 9%

2022-12-24

上海优化调整阳性感染者解除居家隔离标准

财经

上海优化调整阳性感染者解除居家隔离标准

2022-12-23

世界快看:中方决定对在涉华和涉藏问题上表现恶劣的余茂春、托德·斯坦恩采取反制措施

财经

中方决定对在涉华和涉藏问题上表现恶劣的余茂春、托德·斯坦恩采取反制措施

2022-12-23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