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消费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仍不乏增长亮点。2022年1月至11月份,网上零售持续提升,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4%;在实体店铺中,便利店零售额同比增长4.3%。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发现,2016年至2021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增速达到81%,预计2025年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网上购物,一键下单;24小时便利店,随时供应生活必需品;即时零售,30分钟配送到家……不难看出,能否方便快捷地“买买买”,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消费选择。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商家在提高消费便利性上下功夫,并“吃”到了红利。超市变身成能提供家政、洗染、缝补修鞋、代收代缴、末端物流等功能的“一站式”社区商业中心,“老字号”上线外卖平台,旅游目的地特产店提供邮寄服务,大宗商品消费下乡……谁能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和消费体验,谁就有机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就能赢得先机或弯道超车。
商家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消费条件,就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思考问题。商家需要了解消费者的行为习惯,识别消费者的需求,抓住消费者的痛点,结合自身定位,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与消费者建立起更紧密的商业和情感链接,实现服务拓展,塑造品牌形象。
对于市场管理部门来说,让消费更便利是一个大课题。在城市,要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配套设施建设,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和多元化的品质消费为目标,以社区、高校、地铁站等公共空间为中心,合理布局并不断丰富商业业态。还要通过标准化改造提升质量标准、环境卫生、服务品质等,让市民“近”享便利、买得舒心。
在农村,要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加快以县级物流节点为核心、乡镇服务站点为骨架、村级末端网点为延伸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设施体系建设,提高“快递进村”覆盖率。鼓励大型商业龙头企业在县乡布局,持续开展大宗商品下乡活动,引导县域引入城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在“家门口”满足农村居民个性化、多元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要为商家创新改善消费条件提供便利,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经营许可条件,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行政办事成本。对于“后备箱集市”“周末大集”等新模式,要主动服务对接,结合实际给予规划引导,在场地设施、卫生安全、交通保障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
要为消费者快捷消费创造更安全的环境,推进消费维权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建立多元的消费纠纷化解机制,让消费者维权更加方便,让消费纠纷化解更加及时有效。对于数字人民币等支付方式,要在依法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提高技术手段,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
消费更便利,生活才有“烟火气”。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促消费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居民消费需求将持续释放,市场将稳步恢复。(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诗阳)
火爆!总票房破28亿!《满江红》实时票房已超《流浪地球2》!吴京又破纪录!这个隐藏细节上热搜,回应来了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