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共上升了10.4个百分点,从2021年末的262.8%升至273.2%。
宏观杠杆率是一国非金融实体部门债务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的社会融资情况和总资产负债规模,从而为有效分析经济发展趋势和稳健性提供参考。
(资料图片)
分析来看,导致去年宏观杠杆率上升的原因有多个方面: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拉高了宏观杠杆率水平。同时,政府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
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对于维护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守住安全底线,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以来,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部署了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这些逆周期调控政策对债务增长的影响会在当期体现,但对产出的影响相对滞后。因此,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既是外部冲击的客观反映,也是逆周期调控政策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及时应对。
实际上,2020年四季度以来,我国稳杠杆促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宏观杠杆率连续5个季度净下降,为后续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营造了宝贵的政策空间。
从国际比较看,疫情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了经济较快恢复。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表现继续保持领先,通胀总体可控。以温和的宏观杠杆率增幅支持实现增长较快、物价稳定的优化组合,正说明我国宏观政策有力、有度、有效。
杠杆具有对资金资源进行时空配置的功能,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正常合理应用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而超出正常合理范围则不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换句话说,适当应用杠杆可以发挥其撬动作用,推动经济增长,片面追求杠杆则会增加发展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是着眼于总体、长期稳定的角度。
宏观杠杆率作为经济周期变化的“警戒线”,当前保持基本稳定,能够反映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趋于收敛,这也为未来金融体系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创造了空间。
考虑到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稳步复苏、政府部门与企业部门加快投资步伐、消费能力与意愿稳中向好、增量政策性工具的推出以及地方债发行提速等因素,今年宏观杠杆率仍有上升的空间与可能,但增速与斜率有望放缓。
尽管内外部环境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效果不断显现,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经济运行回升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内生增长动力将不断增强,我国宏观杠杆率仍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