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天天微头条丨严保耕地须良田粮用

2023-02-28 08:13:04   来源:经济日报


(资料图)

自然资源部日前表示,耕地将成为2023年卫片执法的三大重点之一。针对13个粮食主产省份和5个耕地保有量较大省份,将实现年度内两次耕地全覆盖亚米级遥感影像监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机制,明确利用优先序。随着春耕备耕渐次展开,眼下正是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关键期。

耕地,支撑着十几亿人的粮食安全,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如何管好用好耕地始终是全局性问题。10年间,净减少1.13亿亩,质量总体不高,重心继续北移……国土“三调”摸清了耕地家底,反映了面临的严峻挑战。针对此,中央对耕地保护的要求非常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2021年下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出台一系列制度规定,显示出国家在快速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此前,党政同责已覆盖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粮食安全等领域,中央提出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彰显了守住耕地红线的坚定决心。2022年,《黑土地保护法》实施,从启动立法到审议通过,速度之快历史少见。目前,全国有26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推行田长制。

与以往文件相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耕地用途管控项目细化到“种植用途”。其背景在于,耕地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如果放任不管,面临的挑战也将越来越大。长期以来,部分地方更多强调占补平衡,注重对建设占用耕地进行补充,而忽视了进出平衡,对耕地流向园地、林地缺乏有效应对手段。一些地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变种植用途造成耕作层破坏。

“非农化”“非粮化”常被一并提起,其实两者有明显区别。遏制耕地“非农化”,就是严控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确需占用的落实占补平衡。防止耕地“非粮化”,就是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确需使用耕地的落实进出平衡。不同于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更复杂,涉及农业内部的利益关系,涉及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关系,涉及用途管制和自主经营的关系,处理起来颇不易。但有一点是共识,即落实进出平衡要求,对种植用途管控和引导,可以防止大量优质耕地从原有的长期种粮转向其他农业用途。

防止耕地“非粮化”,不是说耕地只能种粮,而是说要优先种粮,做到良田粮用。一些地方一些时段存在的耕地“非粮化”问题,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有的虽可能对地方农业经济有好处,但对国家粮食安全有影响。我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其中15.46亿亩已划为永久基本农田,10亿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中央明确,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其实,很多农业形态可以利用其他农用地,不一定非是耕地。例如,林果业可以上山下坡,利用“四荒”资源,也降低了用地成本。

防止耕地“非粮化”要运用多种手段,既要采取过硬的措施办法,也要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既要用好管控型工具箱,也要用足激励型工具箱。要完善农业价格、补贴、保险三项政策,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耕地承包权人、经营权人积极性,通过规模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让种粮多得利,用好每寸耕地。要注意的是,在落实高标准农田逐步回归种粮时,不能搞“一刀切”“翻烧饼”,要合情合理、实事求是,既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恢复耕地空间,也要综合考虑农民意愿、作物周期、市场状况等因素,稳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

标签: 粮食安全 基本农田 高标准农田

相关阅读

天天微头条丨严保耕地须良田粮用

财经

严保耕地须良田粮用

2023-02-28

天天新资讯:多家互联网企业入局 外卖市场

财经

多家互联网企业入局外卖市场竞争渐趋激烈

2023-02-28

甲流来袭,奥司他韦遭抢购!网友:现在打疫

财经

甲流来袭,奥司他韦遭抢购!网友:现在打疫苗还来得及吗?

2023-02-27

当前热讯:多家企业引入ChatGPT代替员工!

财经

多家企业引入ChatGPT代替员工!节省费用超10万美元!业内人士发出警告→

2023-02-27

新消息丨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3月1日起正式

财经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3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3-02-27

天天微头条丨严保耕地须良田粮用

财经

严保耕地须良田粮用

2023-02-28

天天新资讯:多家互联网企业入局 外卖市场竞争渐趋激烈

财经

多家互联网企业入局外卖市场竞争渐趋激烈

2023-02-28

甲流来袭,奥司他韦遭抢购!网友:现在打疫苗还来得及吗?

财经

甲流来袭,奥司他韦遭抢购!网友:现在打疫苗还来得及吗?

2023-02-27

当前热讯:多家企业引入ChatGPT代替员工!节省费用超10万美元!业内人士发出警告→

财经

多家企业引入ChatGPT代替员工!节省费用超10万美元!业内人士发出警告→

2023-02-27

新消息丨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财经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3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3-02-27

世界播报:美P-8A反潜巡逻机穿航台湾海峡 东部战区回应

财经

美P-8A反潜巡逻机穿航台湾海峡东部战区回应

2023-02-27

26条措施!工信部发文,事关你装的每个APP

财经

26条措施!工信部发文,事关你装的每个APP

2023-02-27

天天报道: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 南部海区有大风

财经

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南部海区有大风

2023-02-27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发生5.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财经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发生5 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3-02-27

全面升级机械化 春耕跑出“加速度”

财经

全面升级机械化 春耕跑出“加速度”

2023-02-27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