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天天新消息丨211文科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元”惹争议,眼高手低还是情有可原?新的一年哪些行业最有“钱”景?

2023-03-01 16:07:15   来源:每经网

3月1日,#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引争议#一词登上新浪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据新闻晨报“021视频”官方微博3月1日报道,近日,上海举行多场面对高校毕业生的线下招聘会,某博主在参加完招聘会后,发布视频吐槽招聘会平均薪资5500元,该视频收到了网友不同观点的讨论,有网友认为“虾米”眼高手低,也有网友为他加油打气。他告诉@021视频,自己是一名211大学文科硕士,今年6月即将毕业,现场文科岗位少,给的薪资不符合预期,当天准备了5份简历,最后一份都没发出去。

图片来源:“021视频”截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针对该博主的吐槽,微博网友吵翻了。有网友留言,“有学历,不代表是人才吧”,也有网友称,“首先这是上海,硕士5500元?”

据上海法治报此前报道,上周六(2月25日),“2023年上海市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大型招聘会暨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本次招聘会是2020年以来本市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线下招聘会,预告一经发布便吸引了1200余家招聘单位报名参加,最终有千家企业经挑选后入场招聘,现场总计提供招聘岗位超过2.5万个,其中提供面向高校毕业生的“雏鹰起飞”岗位超过1.5万个,月薪过万岗位超过3200个。

2023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总量再创新高,就业压力只增不减。秋招已然落幕,春招已启动,“薪资高低、待遇多少”成为不少高校毕业生议论乃至权衡、纠结的话题。

中国青年报曾面向全国各大地区大学回收的2700份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超过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月薪可以过万。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据界面新闻2月27日报道,根据麦可思曾对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分布分析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833元,为近10年中最高水平。

然而,即便是一些人们普遍认为的“高薪行业”,应届毕业生也很难做到“一步破万”。2021届本科生从业平均收入较高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781元),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家电等,6508元),运输业(6351元),金融业(6100元),平均月薪均在6000~7000元。

在高薪行业,大学生的涨薪空间较为乐观,但行业仅能涵盖少量职场人。在毕业三年后(2018届),毕业生平均薪资破万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10691元。

麦可思研究认为,大学生平均工资水平受行业发展、劳动力供求关系,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本科生(2021届)毕业初期月收入为7332元;工作三年后(2018届)的平均薪资可达到11281元。

“58同城黑板报”微信公众号2月2日消息,根据58同城、赶集直招调查显示,全国招聘需求量排名前25的城市中,招聘企业平均月薪为8203.56元,与去年持平;上海平均月薪最高,达到10605元;深圳为9903元、广州为9266元。

图源:“58同城黑板报”微信公众号

“58同城黑板报”微信公众号2月1日消息,新年伊始,58同城、赶集直招发布了《2023年返城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受访者从事行业最多的为计算机/互联网/通信,占比达10.1%,同时该行业平均工资领先于其他行业,为9039.3元;另外,在春节后的跳槽高峰期,销售、普工/技工及本地服务人员准备换工作的比例最高,达35%及以上;物流/仓储行业的期望薪资最高。

据光明日报2月1日报道,北京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骥佳表示,“毫无疑问,薪资并不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唯一条件。相对于薪资,我个人更看重工作本身是不是有意义,我喜不喜欢、能否胜任?这些涉及兴趣、能力、价值观与工作的契合度。”林骥佳还认为,“找工作时纠结于薪资是正常的,但不要只纠结在眼前的薪资上,因为它是动态变化的。‘风物长宜放眼量’,应该更关注长远的发展,关注个人能力的发挥,关注我们能为社会做什么,而不仅仅是‘能赚多少钱’。”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民认为,就业的“高质量”,包括求职人数与职位需求数量相协调、就业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匹配度较高、个人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与用人单位的人工成本在合理区间等因素。“对求职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能够为用人单位贡献什么、贡献多少。有贡献,贡献大,一般而言会获得高薪资。脱离贡献一味追求高薪,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势必会失去为社会创造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学有所用,用有所学,所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创造出社会价值,进而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就业。”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闻晨报“021视频”、上海法治报、光明日报、界面新闻、中国青年报、“58同城黑板报”微信公众号

封面图片来源:资料图

标签: 信息技术 中国青年报 用人单位

相关阅读

天天新消息丨211文科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

财经

211文科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元”惹争议,眼高手低还是情有可原?新的一年哪些行业最有“钱”景?

2023-03-01

国家统计局: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2.6%

财经

国家统计局: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2 6%

2023-03-01

天天热文:解读:2月份采购经理指数持续扩

财经

解读:2月份采购经理指数持续扩张

2023-03-01

焦点播报:银行理财现“T+0.5”赎回 业内:

财经

银行理财现“T+0 5”赎回业内:有“打擦边球”嫌疑

2023-03-01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强劲增长 我国成为主要推

财经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强劲增长我国成为主要推动力

2023-03-01

天天新消息丨211文科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元”惹争议,眼高手低还是情有可原?新的一年哪些行业最有“钱”景?

财经

211文科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元”惹争议,眼高手低还是情有可原?新的一年哪些行业最有“钱”景?

2023-03-01

国家统计局: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2.6%

财经

国家统计局: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2 6%

2023-03-01

天天热文:解读:2月份采购经理指数持续扩张

财经

解读:2月份采购经理指数持续扩张

2023-03-01

焦点播报:银行理财现“T+0.5”赎回 业内:有“打擦边球”嫌疑

财经

银行理财现“T+0 5”赎回业内:有“打擦边球”嫌疑

2023-03-01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强劲增长 我国成为主要推动力

财经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强劲增长我国成为主要推动力

2023-03-01

老旧小区改造利于扩内需

财经

老旧小区改造利于扩内需

2023-03-01

瞄准供给侧破解新市民住房难题

财经

瞄准供给侧破解新市民住房难题

2023-03-01

最新资讯:多城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以内 业内:提前还贷也有风险

财经

多城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以内业内:提前还贷也有风险

2023-03-01

当前焦点!3月新规来了!事关医保、食品和化妆品,还有这个赚钱“新法子”

财经

3月新规来了!事关医保、食品和化妆品,还有这个赚钱“新法子”

2023-02-28

【全球新视野】义乌实施八条房产“新政” 将取消“团购”买房优惠

财经

义乌实施八条房产“新政”将取消“团购”买房优惠

2023-02-28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