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近期大部地区气温偏高 专家分析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新华社记者黄垚
气象监测显示,过去10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其中内蒙古中东部、吉林、黑龙江及山东北部等地偏高6℃以上。造成偏暖的原因有哪些?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相关专家。
(资料图片)
“从全球的环流形势看,目前的冷涡中心主要位于欧洲地区,亚洲中东部主要受暖脊控制。在暖脊控制下,冷空气相对较弱,同时气流下沉增温叠加天气状况较好,都有利于气温上升。”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说,冷空气活动弱也是造成近期华北、黄淮等地大气扩散条件较差的原因之一。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两天全国天气形势较为稳定,气温继续回升。华北、黄淮等地升温势头最为突出,10日白天,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城市日最高气温有望逼近30℃。
方翀表示,近期全国大部偏暖的格局对农业生产总体利大于弊。“近10天全国冬麦区、油菜产区以及华南春播区大部地区气温偏高2℃至6℃,初春季节有这样充足的热量条件,对北方冬小麦返青、南方油菜的生长以及华南早稻播种育秧都是明显有利的。”他说,气温偏暖还有利于蔬菜和经济林果生长速度加快、设施农业和畜牧业节约能源使用成本等。
不利方面,方翀表示,温度偏高可能导致北方冬小麦部分种植密度大的田块出现旺长态势。“但考虑到10日至12日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有利于抑制这种旺长态势。”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受新一股强冷空气影响,8日夜间至9日,新疆北部将出现6至8级大风,气温将下降6℃至8℃,局地降温10℃以上;新疆西北部和沿天山地区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局地有暴雪。
10日至12日,这股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西北地区东部及中东部大部地区先后有4至6级、阵风7至9级偏北风,西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将有沙尘;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东部和北部有小到中雪(雨),四川盆地、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及贵州、云南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或暴雨;上述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至10℃,局地温度降幅可达12℃至16℃。
“冷空气过后,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由偏暖转为接近常年。”方翀说。
由于前期多地气温偏高,此次冷空气影响期间最高气温降幅将较为剧烈,气象专家提醒公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做好防寒保暖措施。9日至11日,新疆南部和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将先后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公众需做好相应健康防护。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