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听基层干部讲起两件小事:在同一地级市,同一头牛,从甲县卖到乙县,牛没变,但上报到市级统计中,便成了两头;春耕时节,某一乡镇接到种植目标任务,小麦、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等作物分别不低于若干亩,总数一加,比全乡耕地面积都多。
小事听着有趣,却发人深思,越想越觉得并非小事。因为,养牛的地方太多了,种庄稼更是农村日常。如此统计,在更大范围内,有多少头牛被重复计数了?又有多少耕地的实际作物面积被目标“撑大”了?在脱贫地区,规模养殖和特色种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数据更是有关部门加强扶持措施的重要依据。一头牛、一亩地的数据不精确,累积后会影响区域内的产业规划和精准施策。
这些有误差的数据,有的是统计口径不科学造成的无心之过,比如算多牛头;有的是工作机制不完善造成的遗漏偏差,比如计错亩数。但最怕的是视而不见和有意为之,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显示工作成绩,争取项目资金,看统计结果宁多不少,明知有误也故作不知,个别地方甚至有数据造假的问题。
壮大特色产业的目的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地方经济发展动力。规模数量固然重要,目标导向也没有错,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不能丢。如果只求数据好看,没有正确统计方法和科学设置目标,用不精确的数字撑起来的产业规模,不过是一张画中大饼,既看不久更吃不饱。
因此,提高农业统计精确度,既是科学精准施策壮大产业的现实需要,也是有利于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从纵向看,需要提升统计体系的质量水平,要进一步增强数据来源、口径规范、指标设置、报送程序等方面的科学性。从横向看,需要加强多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数”出多门必然造成数据混乱,产生个别“就高不就低”的错误统计和重复统计;脱离实际定目标,也容易导致为完成任务而乱报数。
一头牛、一亩地,如何计数虽是小事,但关乎国计民生,大意不得! (陈发明 来源:经济日报)
标签: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2023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 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 83%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