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包头警方发布一起利用AI(人工智能)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视频通话,10分钟内骗走受害人430万元。案件披露后引发网友担忧:AI换脸还变声,这样的高科技诈骗我还能防得住吗?
其实,对于个人来说,目前尚不需要过度担忧。虽然诈骗手段时常更新,但从当前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征看,转账汇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不听不信不汇款”可谓“以力破巧”的终极防骗大招。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时代,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都可能是AI合成的,眼见耳闻都可能不真实。遇到转账汇款、资金往来的场景,一定要通过回拨对方手机号等多种额外通信方式反复核实确认。
但反诈防骗并不仅仅是公民个人的事。面对新技术带来的诈骗手段升级,我们还需要多管齐下,才能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要严格执法。AI换脸、变声虽然是在近期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大突破后才火爆起来的,但其技术路线早已有之,有法可依,并不存在监管空白。比如,AI换脸伪装亲朋,需要以亲朋的面部照片视频作为素材,这属于被法律保护的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我国民法典已将“生物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进行保护。电信网络诈骗一般从个人信息泄露开始,为了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发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从源头上严厉打击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各种犯罪活动,做到釜底抽薪。同时,也要对提供AI换脸、变声等技术服务的APP软件严格监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及时依法依规惩处。
要用好技术。新技术是双刃剑,不法分子以之为恶,执法部门也可仗之除恶。当AI技术被滥用后,我们也要使用AI技术来对抗AI技术,寻求主动安全。比如,可以用AI技术分析网络用户的行为特征、活动频率、会话长短,揪出可疑的社交机器人,对网络诈骗上游进行清理;可以用AI技术在线监测报警,对网络有害信息采取风险标注、拦截提示、搜索屏蔽等措施,从源头阻断网络黑灰产触达用户;提供在线检测工具,帮助用户识别AI换脸、变声;等等。为“全民反诈”注入科技力量,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大有可为。
要勤做科普。电信网络诈骗团队经常升级诈骗模板,有人调侃说,“当代社会最热爱学习新技术的就是诈骗团伙”。面对这种情况,反诈宣传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一方面要继续总结过往成功经验,让反诈宣传持续进社区、进校园、进地铁、进手机,全面覆盖不留漏洞,构筑反诈防骗的全民防线;另一方面要克服懈怠心理,不断学习防诈新技术,总结诈骗新套路,撰写反诈新文案,给反诈防骗的全民防线升级加固。
AI诈骗升级,AI反诈也要升级。科技发展虽然会带来新的风险和隐患,但也会为社会治理带来更多自信与底气。多管齐下,“AI换脸”诈骗不难防范。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惠敏)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