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日前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召开的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透露,我国氢能能源技术发展已实现局部突破,呈现阶段性进步特征,氢能有潜力发展为一个具备10万亿元市场规模的产业集群。会上,南海区获授了“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张克林表示,希望南海区高质量发展氢能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打造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标杆示范。
“中国氢能产业之都”为何会花落佛山南海?
5月25日,广东省能源局印发《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广东将打造万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多渠道增加氢气供给能力,适度超前建设氢气储运加基础设施,利用低温氢燃料电池产业先发优势,形成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环大湾区核心区车用燃料电池产业集群。
其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腹地的佛山市南海区,目前已聚集氢能企业和机构超150家,涵盖氢能全产业链,投资规模超600亿元。佛山市市长白涛表示:“南海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氢能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和先行示范区,为氢能领域科技创新和转化、氢能企业项目投资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据了解,佛山是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用广东城市群的牵头城市,而作为佛山氢能产业的主要承载区,2022年,南海氢能产业集群入选了工信部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广东首批五个之一、佛山唯一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南海的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与关键材料环节优势最为突出,是目前国内少有具备燃料电池及系统8大关键零部件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燃料电池及系统生产企业最多的地区,形成了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
目前,南海是国内商业化加氢站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内燃料电池车辆应用推广规模最大、全国氢能商业化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如今,走在南海的大街上,不时能看到氢燃料电动公交车以及氢能环卫车。广东清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钱继冉介绍,南海区目前正在使用的氢能环卫车正是该公司生产制造的,南海是全国氢能产业的高地,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及创新的商业机制,当初考虑生产制造基地的时候,公司跑了全国近百个地区,最后把生产基地选在了南海,现在还将区域总部搬到了这里。
近期,位于南海丹灶镇的佛山仙湖实验室还成功获批了建设国家能源氢能与氨氢融合新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研究氢能为主的省重点实验室。以高端平台牵引人才集聚,仙湖实验室已经引进科研人员150多人、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12人,氢能产业技能人才的聚集壮大了南海发展氢能的底气,大大推动和引导南海乃至整个广东氢能产业的发展。
为配套氢能产业发展,南海还探索出台了10多项针对性政策,并探索制定一系列标准体系,形成全国领先的南海标准。比如,探索制定了全国首个加氢站行政审批验收流程,并引入了氢标委、中标院、绿色发展研究院等标准机构,推动企业发布7项氢能团体标准,包括《氢能源有轨电车运营技术规范》《氢气运输车辆运营管理规范》《加氢站经济运行指标及计算方法》等,均为全国首发,填补了全国氢能产业多方面管理规范空白。
在提速发展的同时,南海乃至全国的氢能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氢源供应问题暂未解决。目前佛山市及周边区域制氢厂较少,缺乏持续稳定的氢气供应。“尽管南海区出台了氢气应急扶持方案,氢能源综合利用及大宗气体配套项目也在推进中,但目前车用氢气严重依赖外供、氢气价格高企等情况在短期内仍未改善,严重影响氢能源车辆的投放和正常运行。”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家玉说。其次,目前对氢能车辆经过城市路段和道路有限行要求,路权受到很大限制,南海正加快研究出台相关放宽路权等措施,以促进氢能应用的广泛拓展。 (经济日报记者 张建军)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