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快递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晴雨表,直接反映我国经济的活跃程度。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600亿件,比2019年达到600亿件提前了172天。那么,600亿件快递背后,到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一是恢复和稳定消费取得初步成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6%。600亿件快递,意味着我国居民消费在稳定回升。比如,全国“五一”期间投递快递包裹接近16亿件,日均投递量比去年“五一”期间增长8.78%。
二是快递业务量的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非省会城市快递业务量占全国的比重大幅上升,说明我国中小城市快递能力提升明显,特别是西部快递业务量增速占全国增速比例较高,成为全国快递业增长的亮点。同时,龙头省份的稳定作用也不容忽视。
三是快递市场进一步向农村下沉。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27万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平均每天有超过1亿件包裹在农村寄递。快递进村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消费。今年一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7%,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2%,乡村消费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
四是“土特产”快递到千家万户成为日常场景。对很多人来说,过去遥不可及的各地名优特产,如今可以很方便地宅在家中享用。国家邮政局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扩大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的覆盖面和规模,快递行业与地方特色产业紧密融合,推动农村快递迈向高质量发展。比如,有的土特产成为网红产品,带动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新增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
未来,我国快递业的增长点在哪里?其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内发展,同时也要着力提升国际快递能力。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近2万亿元,2022年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外贸新业态进出口规模超过3万亿元,占我国外贸的比重超过7%。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已与超过15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0多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面对国际快递企业对我国国际快递市场份额的影响,有关企业应积极贯彻“快递出海”战略,加快全球布局,推动东南亚地区等“主战场”业务精细化,加快对欧洲、拉美、非洲等新细分市场的拓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荆林波)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