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

“趁着暑假,偷偷变美”?未成年人开展医美要当心!

2023-08-05 09:15:32   来源:工人日报

年轻消费者看重医美效果,轻视资质核验;部分医美机构淡化手术风险


(相关资料图)

有整形医生暑期日均劝退3~4名未成年人

阅读提示

目前,法律法规对青少年开展医疗美容并没有限制性规定,主要涉及未成年人知情告知问题。为规范医美整形行业发展,应加强对医疗美容市场的专项整治,严查无证场所,彻查无证人员,规范药品器械使用。消费者做医美项目时,也要认准三证。

“趁着暑假,偷偷变美”“双眼皮成功上岸,开学惊艳亮相”……正值暑期,一些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将割双眼皮、水光针、光子嫩肤等医美整形项目列入暑期计划。

从业18年,广东深圳一三甲医院整形外科黄医生发现,相比以往,近几年,人们对医美整形行业的认知有所提高。“比如,过去有不少年轻人直接拿着明星照片,跟医生说就照着这个整,如今这种现象基本不存在了。”但是仍有不少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在容貌焦虑影响下,不顾父母反对和手术风险,执意选择某种医美项目。

深圳市卫健委提醒,医疗美容不同于一般的疾病诊疗, 具有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有医美服务需求的消费者,需提高认知能力,做到理性适度消费。

年轻人对医美风险缺乏了解

2005年出生的张静姝(化名)是今年的高中毕业生,受青春痘问题困扰已久的她,高考后,尝试了一些医美项目,如黑金超光子、黄金微针、面部抛光管理、点阵激光等。

谈起医美整形,张静姝直言,她对此了解得并不多。“有的项目,除了知道功效是祛痘、淡痘坑痘印,以及不同项目疼痛感不同之外,对副作用、风险、针剂来源、医美机构资质等一无所知。”

黄医生认为,主要原因是低龄群体认知仍不成熟,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同时,年轻人渴望得到更多关注,希望通过改善外表引起他人注意。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何君君留意到,自2015年起,医美整形行业消费日趋低龄化,越来越多未成年人、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走上医美整形之路。“外在形象,成为个人竞争力的一部分,能提高自信心,但也存在形象内卷情况,过分追求外表的完美。”

机构在宣传中淡化手术风险

为了让消费者接受手术项目,一些医美机构在宣传时会有意无意淡化手术风险。记者以高三学生身份咨询多家某医美机构,工作人员均告知,割双眼皮只是一个小手术,没什么风险。问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方表示:埋线双眼皮没有恢复期,只是12小时内泛红;全切3~5天即可拆线。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做双眼皮手术前,从选择医院和医生,到了解手术过程,陈莉都做了些功课,不过,她还是没想到术后恢复并不像宣传人员所说的那么快,“做的埋线双眼皮,恢复期大概一个月,手术后几乎睁不开眼,一周后才逐渐消肿。”

专业人士指出,即使是双眼皮全切的“小医美”,也属于二级手术项目,医美机构除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外,还需取得二级手术核准,并设有麻醉科,操作医师需取得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资格。

“所有医美项目,都存在风险,不可能万无一失。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只能尽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履行告知风险的责任。”黄医生举例介绍,割双眼皮失败可能导致上睑下垂,隆鼻有感染风险,注射玻尿酸操作不当可能引发血管栓塞,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近日,21岁的北梦琳(化名)注射了从朋友处购买的玻尿酸后,差点毁了容。“刚注射完,就有胀痛感,注射部位开始泛红,医美机构工作人员说是正常反应。几天后,右侧脑门出现整块青紫色淤青,伤口开始破溃,头胀痛。”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诊治后,北梦琳才知道是因注射不当,玻尿酸打进血管导致栓塞。

避开隐形“坑”需理性适度消费

“除非是有较明显外貌缺陷的,不得不通过医美整形方式改善,我们一般是劝退的。有的年轻人对自身外貌评判标准过于苛刻,他们需要做的不是医美项目,而是改变对自身的看法,接受和认可自己。”黄医生说,暑假期间,他平均每天劝退3~4名未成年人。

为规范医美整形行业,去年以来,深圳市卫健委和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加大对医疗美容市场的专项整治,严查无证场所,彻查无证人员,规范药品器械使用。

深圳市卫健委提醒消费者,做任何医美项目,都要认准三证,即机构、人员、产品均需“持证上岗”。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美容项目医生需持有《医师执业证书》。

深圳市消委会相关人员表示,消费者要增强对医疗美容服务风险的了解和认知,形成对服务效果的合理期待,理性适度消费。消费者可以向医疗美容机构索要服务项目所用填充材料及其他高净值药械产品的合格证、溯源码等,还要注意留存接受服务前后的对比照片、费用支出凭据、签名文书等相关材料,避免在空白或有留白的文书中签名。

“选择机构前,要提前了解,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避免盲从。另外,对美的认知和追求要正确,不能太内卷。”何君君如是说。

“目前,法律法规对青少年开展医疗美容并没有限制性规定,主要涉及未成年人知情告知问题,未成年人开展医疗美容应当告知监护人并取得同意。”深圳市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认为,应注重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美”和医疗美容存在的风险性。(记者 刘友婷)

标签:

相关阅读

“趁着暑假,偷偷变美”?未成年人开展医美

财经

“趁着暑假,偷偷变美”?未成年人开展医美要当心!

2023-08-05

【数说经济】服务消费如何好上加好

财经

【数说经济】服务消费如何好上加好

2023-08-05

形成防灾减灾强大合力

财经

形成防灾减灾强大合力

2023-08-05

台风“卡努”为何转向?对我国有哪些影响?

财经

台风“卡努”为何转向?对我国有哪些影响?专家解读来了

2023-08-05

官方通报重庆事业单位招考作弊案:已抓获组

财经

官方通报重庆事业单位招考作弊案:已抓获组织作弊团伙成员

2023-08-05

“趁着暑假,偷偷变美”?未成年人开展医美要当心!

财经

“趁着暑假,偷偷变美”?未成年人开展医美要当心!

2023-08-05

【数说经济】服务消费如何好上加好

财经

【数说经济】服务消费如何好上加好

2023-08-05

形成防灾减灾强大合力

财经

形成防灾减灾强大合力

2023-08-05

台风“卡努”为何转向?对我国有哪些影响?专家解读来了

财经

台风“卡努”为何转向?对我国有哪些影响?专家解读来了

2023-08-05

官方通报重庆事业单位招考作弊案:已抓获组织作弊团伙成员

财经

官方通报重庆事业单位招考作弊案:已抓获组织作弊团伙成员

2023-08-05

教育部派出工作组赴多地开展专项核查 严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财经

教育部派出工作组赴多地开展专项核查严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2023-08-05

证券行业定向“降准” 预计将释放超300亿元资金

财经

证券行业定向“降准”预计将释放超300亿元资金

2023-08-05

郑州率先官宣“认房不认贷”,楼市有何新变化?

财经

郑州率先官宣“认房不认贷”,楼市有何新变化?

2023-08-05

【文体市场面面观】景区创收不能只靠门票

财经

【文体市场面面观】景区创收不能只靠门票

2023-08-05

证券行业定向“降准” 预计将释放超300亿元资金

财经

证券行业定向“降准”预计将释放超300亿元资金

2023-08-04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