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篇、微观篇和操作篇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最近对金融机构如何进行有效的外包管理做了一些研究,也有了一点心得。在这里和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肯定有不足之处,也望大家能够谅解和指正。将会通过以下三个章节来把这个话题说清楚:宏观篇、微观篇和操作篇
一、宏观篇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外包的定义是什么?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是金融机构进行外包管理非常重要的依据),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将原本由自身负责处理的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持续处理的行为。服务提供商包括独立第三方,银行业金融机构母金融机构或其所属集团设立在中国境内、外的子金融机构、关联金融机构或附属机构。而外包和采购服务有时会有些混淆,其判别的关键就是如果这个业务活动本应该由金融机构自身来负责处理但选择了服务供应商,那么这个就是外包了。
目前来看,金融机构的外包主要有三大类型:一、信息技术外包ITO,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服务和远程维护、信息系统的流程设计和技术研发、IT基础技术管理平台整合等;二、业务流程外包BPO,主要包括:后勤保障、人力资源服务、呼叫中心服务、文书处理、数据录入、文档保管、催收诉讼等;三、知识流程外包KPO,主要包括:金融产品设计研发、金融分析等。
在进行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的总体策划与决策前,必须要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管理的优势与劣势、整体价值和长远目标进行深入客观的分析,明确外包业务在整个经营战略中的角色以及外包给金融机构带来的优势及影响。
第一、在总体层面上,金融机构应根据今后发展的战略方向,识别公司的核心能力和战略目标,对外包业务进行详细的调研与分析;外包业务管理牵头负责部门,应主动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caijing/2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