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归潮:这次和10
这次中概股回归潮并不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但可能会是选择性最多、覆盖公司最广的一次。其实无论是港交所改革,还是瑞幸造假、监管收紧映射出来的的系列问题,都在说明今天的中概股市场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的显著变化,但正是这些不一样,恰恰也给投资者提供了可以锚定的变量,进而衍生出了多样性的交易机会。
我们基于这次中概股回归所处的特殊背景,总结了当前中概股投资中可能适用的交易策略。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前两个部分是对这次中概股回归中涉及到的一些背景和成分股的整理,对这部分有了解的投资者可以跳过去直接看3-5小节。
一、中概回归潮:这次和10-11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诱惑与危险:中概股分化之路,二次上市、私有化、退市、留下来
三、投资策略类:溢价机会、龙头股策略、配对交易、
四、薅羊毛策略:IPO打新、普通股vsADR套利、私有化套利分析
五、做空退市类:海外机构做空套路、退市雷区
一、中概回归潮:这次和10-11年有什么相同及不同
10-11年,海外机构接连做空导致中概股估值缩水,触发了后来的回归潮,这部分逻辑放到今天再看,有估值压力的已经变成了中小型企业。
1.1历史上中概股信任危机期间表现
中概股比较早的一批做空潮开始于2010年,当年7月浑水成立,仅浑水一家,就在2010-2011年间做空了7家"中概股",这一期间累计约有40余家中概股遭遇停牌、退市。
中概股估值缩水,直接导致不少企业很快宣布私有化。(例如巨人网络在被做空后仅两个多月就宣布私有化;奇虎360股价较峰值减少三分之二,随后也宣布私有化)。这一期间估值缩水推动了中概股回归潮。这部分逻辑放到今天再看,有估值压力、且受影响较多的已经变成了中小型企业,因为中概股的业绩优势,成长性、体量已经今非昔比。
1.2这次中概股回归潮和10-11年的不同
|和过去一个明显的不同在于,今天的中概股在体量和成长性上已经或接近、或超越美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看,都具有配置上的稀缺性。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caijing/4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