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疫情冲击明显 物流运行稳中趋缓
(资料图片)
——2022年1-11月物流运行分析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11月份,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大面积反弹,“三重压力”加大,物流恢复势头有所减弱,工业、进口、民生消费等领域物流需求均有不同程度放缓。物流行业韧性进一步显现,面对冲击积极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攻坚克难,有效保障了产业链循环和民生稳定。
一、 物流需求稳中趋缓,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一)短期压力增大,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回落
1-11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01.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近期受疫情因素影响物流需求有所波动,当月增速明显放缓,11月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7%,环比回落3.4个百分点。尽管受到短期因素影响,物流需求恢复动能有所减弱,但社会物流总额三季度以来基本延续了逐步恢复的态势,1-11月社会物流总额仍保持3%左右的恢复性增长。
(二)各领域物流均有所回落,产业升级或成未来增长新动力
一是工业物流回落明显。1-11月份,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8%,增速较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1月当月同比增长2.2%,环比回落2.8个百分点。本月工业物流受到出口下滑、国内疫情反弹等因素影响,产业链循环受到一定冲击,工业物流增速回落较为明显。
二是进口物流量增速由正转负。1-11月份,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5.3%,降幅较1-10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从月度情况看,11月份工业生产修复进程有所放缓、出口需求大幅回落等因素影响进口需求进一步收紧,11月份由增长转为下降3.0%。
三是新业态助力民生物流保障不断增强。1-11月份,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较1-10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民生消费物流持续发挥支撑作用,特别是受“双11”网购促销带动,电商快递物流需求实现较快增长,继续发挥释放带动作用。1-11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
四是产业升级成为重要增长点。随着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政策继续显效,工业物流升级发展态势持续,新动能行业物流需求持续展现出新活力,高技术制造业物流需求发展态势较好。1-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8.0%,增速快于工业品物流总额4.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2%,增速快于工业品物流总额2.4个百分点。
二、 物流服务供给能力基本稳定,价格稳中趋缓
(一)物流市场规模增速回落,物流供给保障基本稳定
1-11月份,物流业总收入为11.4万亿,同比增长5.3%,增速较1-10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本月物流业总收入增速回落较为明显,但专业物流保持较强的供给能力,物流市场规模总体仍保持平稳增长。
11月份物流行业继续保持较强供给能力,网络体系逐步完善的优势表现较为明显,在物流保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的背景下,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网络总体畅通,特别是铁路、水运发挥运输通道作用,在电煤等大宗商品保供方面发挥优势,货运量实现稳定增长。同时国际货运、多式联运等领域实现中高速增长,1-11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发送标箱量增长11%;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量同比增长18.9%。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支撑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物流供需两端有待改善,服务价格小幅回调
11月以来,供需两端持续转弱,物流服务价格小幅回调。海运方面,沿海市场供大于求局面依旧,运力周转效率下降,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月平均1119.09点,环比回落6.4%。集装箱市场需求未见明显改善,远洋航线市场运价持续调整,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月平均1683.88点,环比回落13.6%。公路方面,保通保畅持续推进但受疫情因素影响,部分区域出现结构性运力短缺,价格稳中趋升。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3.3点,比上月回升0.03%。
三、行业景气回落明显,微观企业经营承压
(一)物流业景气明显回落,指数维持较低水平
从物流行业景气水平来看,进入年末,全国多地疫情爆发,特别是重点地区中心城市疫情严重,对物流网络运行造成一定影响,11月份景气指数回落至较低水平。从年内走势看,景气指数除4月份外,均保持在48-50%区间,8、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连续回升,10月份受疫情和季节性因素影响有所回调,三季度以来总体呈波动恢复态势。
(二)微观经营变化频繁,企业盈利依然较为困难。
四季度以来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物流企业业务量、成本、利润情况波动频繁,经营仍较为困难。
从收入情况看,下半年以来重点调查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增速逐步趋缓,进入11月份受到业务量下滑、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收入增速连续三个月回落。1-11月份,重点调查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5%,增速较1-10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从不同类型看,供应链等综合物流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其他类型业务,且增速进一步加快。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基本持平,其中仓储服务企业受价格因素影响,增速回落较为明显。
从成本情况来看,重点调查物流企业成本压力趋升,受到区域疫情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物流企业需要调配全网资源,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方案,业务衔接、网络体系维护成本压力加大,跨区域运力周转、人力资源调配等相关成本明显增加。1-11月份物流企业每百元物流收入中成本为96.1元,较1-10月份提高2.5%,表现为高位的持续趋升。
从盈利情况来看,11月份受疫情大面积反弹、物流企业经营困难因素增多的影响,重点调查企业业务量普遍回调,物流需求下行压力增加,货运量、流通加工量等业务量均有不同程度回落,物流行业利润持续回落,重点企业利润额同比下降2.6%,收入利润率仍不足3%。
尽管面临多重困难,但是综合来看,物流行业依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承压能力,总体保持恢复态势。各部门积极优化物流相关疫情防控政策,保通保畅成果持续巩固,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总收入基本保持增长态势。但也应注意到,进入四季度以来国际环境复杂演变,全球经济走弱,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承压,物流需求恢复“一波三折”,社会物流总额波动频繁,显示当前物流运行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恢复动能依旧较弱。下阶段,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和优化以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落实,物流服务保障能力也将同步加强,社会物流总体运行有望保持在持续稳定的区间。
标签: 中国物流与采购
11月份,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大面积反弹,“三重压力”加大,物流恢复势头有所减弱,工业、进口、民生消费等领域物流需求均有不同
12月27日,ST华英公告称,公司收到河南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查明,2020年,ST华英通过少记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营业外支出
12月27日,河南省利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该公司于12月27日向河南证监局报送了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辅导机构为东莞证券。
报告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3 5%,比上季下降3 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3 7个百分点。其中,53 7%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
11月份,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大面积反弹,“三重压力”加大,物流恢复势头有所减弱,工业、进口、民生消费等领域物流需求均有不同
12月27日,ST华英公告称,公司收到河南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查明,2020年,ST华英通过少记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营业外支出
12月27日,河南省利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该公司于12月27日向河南证监局报送了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辅导机构为东莞证券。
报告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3 5%,比上季下降3 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3 7个百分点。其中,53 7%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
12月27日,秋乐种业披露回购股份方案。拟回购股份数量不少于65万股,不超过13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 39%~0 79%。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2年1—11月份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94672亿元,同比增长10 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今年8月,中国贸促会正式受理以“代参展”等形式在国外参办展项目申请,审批的22个出展项目已实施17个。11月初以来,已完成首批15个出国经贸展
12月27日,河南利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其于12月27日向河南证监局报送了辅导备案申请资料,辅导机构为中原证券。利欣制药位于河南省南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