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河南元旦假期累计旅游收入61.07亿元,同比增长27.39%

2023-01-03 12:00:02   来源:大河财立方


(资料图)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贾永标 丁洋涛 文 朱哲 摄影】1月3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当前,文化和旅游业全面恢复的脚步已迎面走来。元旦三天假期,河南省累计接待游客1308.47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假期前3天累计)相比,增长20.68%;累计旅游收入61.07亿元,与2022年同期(假期前3天累计)相比,增长27.39%。

数据显示,全省开放的4A级以上景区共接待游客124.66万人次,与2022年同比增长44.56%;旅游收入8040.69万元,与2022年同比增长57.65%。其中,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11.1万人次,与2022年同比增长258.06%;旅游收入792万元,与2022年同比增长289.57%。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表示,河南将应时而动,打好文旅市场重振“组合拳”,掀起“河南人游河南”新热潮,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回老家过年”文旅品牌。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把活动办出彩,让市场热起来。文化旅游的持续回暖,是经济稳定向好的风向标。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抢抓春节旅游黄金季,上下联动,持续不断,线上线下结合,策划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在河南举办的“欢乐春节”全球启动仪式暨“欢乐春节·和合共生”音乐会,办好“春满中原·老家河南”“逛千年庙会·赏中原民俗·回老家过年”“微博文旅红人盛典”“第五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行万里阅千年”全球青年看古都等600多项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对文化和旅游业进行“强刺激”,让全省文旅市场尽快热起来、火起来。

二是把优惠送出去,让大家动起来。万千游客出行的脚步声,是提振市场信心的“最强音”。我们将拿出各种优惠,让大家走出家门,释放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近期,全省315家旅游景区集中推出减免门票活动,包括龙门石窟、少林寺、殷墟、红旗渠、老君山等知名旅游景区,真正让大家“惠游河南”。此外,各地还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来拉动消费。如郑州、开封、洛阳分别发放2000万元、3000万元、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这些都将有效激活文旅消费,让“城市烟火气”重回中原大地。

三是把政策落到位,助企业好起来。市场主体是文化和旅游业的主力军。强业先强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企业纾困解难,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出台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激活旅游市场主体。对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在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间新增、展期、延期贷款产生的利息,省财政按照年化利率2%给予贴息;对2023年引客入豫的专列、包机给予一定奖励;对旅行社继续实施100%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落实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降低文旅企业融资担保成本。

姜继鼎说,文旅强势复苏、全面复苏的号角已经吹响。下一步,河南将坚决落实好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面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让河南文旅在后疫情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标签: 同比增长

相关阅读

观察:河南元旦假期累计旅游收入61.07亿元

财经

元旦三天假期,河南省累计接待游客1308 47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假期前3天累计)相比,增长20 68%;累计旅游收入61 07亿元,与2022年同期(假

2023-01-03

焦点速讯:注册资本2亿元,隆基绿能投资成

财经

近日,鹤山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合同能源管理;

2023-01-03

今日热讯:山东一城商行获批增资17亿元注册

财经

1月3日,山东银保监局批复,同意日照银行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9 35亿元变更为人民币56 35亿元元。

2023-01-03

农发行拟发行不超过400亿元金融债,将用于

财经

公告显示,本次发行的债券为农发行2023年第一期6个月期贴现金融债券、农发行2022年第十一期1年期金融债券、农发行2022年第十二期3年期金融债券

2023-01-03

【天天新要闻】快讯!2022年河南GDP预计超

财经

预计2022年河南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主要指标增速全面高于全国、排名大幅前移。2022年前三季度,河南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 7%、高于全国0

2023-01-03

观察:河南元旦假期累计旅游收入61.07亿元,同比增长27.39%

财经

元旦三天假期,河南省累计接待游客1308 47万人次,与2022年同期(假期前3天累计)相比,增长20 68%;累计旅游收入61 07亿元,与2022年同期(假

2023-01-03

焦点速讯:注册资本2亿元,隆基绿能投资成立光伏科技公司

财经

近日,鹤山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合同能源管理;

2023-01-03

今日热讯:山东一城商行获批增资17亿元注册资金

财经

1月3日,山东银保监局批复,同意日照银行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9 35亿元变更为人民币56 35亿元元。

2023-01-03

农发行拟发行不超过400亿元金融债,将用于支持国家粮食安全等

财经

公告显示,本次发行的债券为农发行2023年第一期6个月期贴现金融债券、农发行2022年第十一期1年期金融债券、农发行2022年第十二期3年期金融债券

2023-01-03

【天天新要闻】快讯!2022年河南GDP预计超过6万亿元

财经

预计2022年河南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主要指标增速全面高于全国、排名大幅前移。2022年前三季度,河南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 7%、高于全国0

2023-01-03

环球热点!2022年河南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居中部第一

财经

全力推动“保交楼、稳民生”,争取国家首批专项借款200亿元支持337个已售逾期项目,已建成交付9500多套,目前正在积极争取第二批专项借款支持

2023-01-03

每日热文:中国饭店集团60强公布!锦江集团领衔,中州国际酒店上榜

财经

中国饭店集团化论坛暨中国饭店集团60强诞生于2002年,由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创办,每年举办一次(由20强、30强发展至60强)。中国

2023-01-03

全球热议:新加坡贸工部预估该国2022年经济增长3.8%

财经

数据还显示,2022年全年,新加坡制造业增长2 6%,建筑业增长6 5%,服务业增长5%。此外,新加坡2022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2 2%,建筑业同比增长10

2023-01-03

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出游超5271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2.8%

财经

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 34万人次,同比增长0 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 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 17亿

2023-01-03

德国2022年12月采购经理人指数仍在低点

财经

当地时间1月2日,标普全球公司公布了2022年12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其中,德国工业PMI综合指数为47 1,虽然与11月份的46 2相比略有上升

2023-01-02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