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协会:2022年保险业涉及重大自然灾害赔付约635.52亿元

2023-05-12 14:12:26   来源:大河财立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12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消息,近日,根据监管部门部署安排,保险业协会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动和组织保险公司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保险业协会表示,2022年以来,保险业协会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行业自律职能,组织和倡议保险业全面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研究和总结,引导行业提升防灾减灾意识,主动履行防灾减灾责任。在保险公司积极响应下,保险业落实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意识。保险公司将防灾减灾融入日常业务管理,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为客户提供创新型保险产品和服务。比如,人保集团提出以卓越的风险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卓越保险战略”,致力于实现客户风险的预防、控制和损失补偿,形成全面风险解决方案。

二是不断丰富防灾减灾服务。保险公司在风险隐患排查和防灾减损、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等方面逐步拓宽服务范围,扩展服务内容,取得良好实效。比如,太保产险在保前、保中、灾前、灾后等阶段提供隐患排查服务,2022年为客户累计排查风险隐患12.79万条。中原农险组织开展年度重大灾害事故理赔应急演练活动,涉及灾情监控、物资筹备、预警发布、响应启动、联动指挥、财产救援、人员转移、伤员救治、集中定损等多个项目,进一步提升应对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响应和理赔处置能力。

三是不断优化防灾减灾机制。保险公司不断完善灾前灾中灾后一体化应灾救灾体系。在灾前,积极开展风险预警和风险精准管控,及时通过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通知客户做好灾害防范。在灾中,多渠道向客户推送灾情信息,快速组织抢险救援力量介入,精确投放应灾力量。在灾后,为客户提供理赔绿色通道、定损协调等服务,及时将赔款送达客户。

四是不断加强科技应用能力。保险公司持续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技赋能,深入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互联网等技术和灾害风控分析模型,推动“保险+科技+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全方位提升应灾管理能力。比如,人保财险完善防灾减灾服务的流程和标准,搭建了“万象云”风险减量管理平台,通过加强科技应用为客户提供“人防+技防”的风险减量管理服务。平安产险自主搭建了鹰眼系统DRS2.0系统及大灾应急服务平台,内含台风、暴雨等8种灾害风险地图及15种灾害预警,为客户及时提供灾害预警服务。

五是不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保险公司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线上教育等形式,切实提升了保险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比如,国寿财险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属地实际因地制宜,2022年全年共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505场,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据保险业协会统计,2022年保险业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约635.52亿元,投入防灾减灾资金约2.34亿元,投入防灾减灾人力约13.61万人次,发送预警信息约7574.74万人次,排查企业客户风险约11.78万次,预计减少灾害损失约22.77亿元;在灾害救援方面,协助救援受灾人员约14.49万人次,协助救援受灾机动车7.13万辆次,捐赠资金约705.43万元,捐赠物资折算金额约2186.83万元,捐赠保险的保额约4736.64亿元。

保险业协会在《通知》中倡议,各保险公司要不断强化防灾减灾思想认识,坚持以消费者权益为中心,从不断提升保险保障能力、履行保险风险管理职能、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做好风险预警提示、加强新技术应用等角度,引导保险公司大力拓展防灾减灾服务,以高质量的保险服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标签:

相关阅读

保险业协会:2022年保险业涉及重大自然灾害

财经

2022年保险业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约635 52亿元,投入防灾减灾资金约2 34亿元,投入防灾减灾人力约13 61

2023-05-12

一季度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达1.8万亿元

财经

数据显示,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1 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 6%,高出全国1 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949亿

2023-05-12

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4月社会融资

财经

初步统计,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9 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平稳。其中,对实体

2023-05-12

每日关注!连锁类上市酒商去年利润为啥“滑

财经

日前,在上市的酒类连锁企业中,除了壹玖壹玖处于停牌状态之外,其他均已陆续公布2022年的年报。从数据来看

2023-05-12

全球速递!通达股份:以集中竞价首次回购76

财经

5月11日,通达股份公告,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了股份回购。回购股份数量76 59万

2023-05-11

保险业协会:2022年保险业涉及重大自然灾害赔付约635.52亿元

财经

2022年保险业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约635 52亿元,投入防灾减灾资金约2 34亿元,投入防灾减灾人力约13 61

2023-05-12

一季度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达1.8万亿元

财经

数据显示,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额1 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 6%,高出全国1 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949亿

2023-05-12

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4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59.95万亿元 消息

财经

初步统计,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9 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平稳。其中,对实体

2023-05-12

每日关注!连锁类上市酒商去年利润为啥“滑坡”?

财经

日前,在上市的酒类连锁企业中,除了壹玖壹玖处于停牌状态之外,其他均已陆续公布2022年的年报。从数据来看

2023-05-12

全球速递!通达股份:以集中竞价首次回购76.59万股 耗资599.88万元

财经

5月11日,通达股份公告,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了股份回购。回购股份数量76 59万

2023-05-11

中芯国际:一季度净利润15.9亿元 同比下降44%

财经

一季度营业收入102 09亿元,同比下降13 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 91亿元,同比减少44 00%;基本每

2023-05-11

天津银行董事长孙利国辞任 播资讯

财经

5月11日晚间,天津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近日收到董事长孙利国的辞职申请。孙利国由于到龄退休,辞去

2023-05-11

拓新药业:新华联拟转让1.44%公司股份偿还债务

财经

5月11日晚间,拓新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新华联拟将其质押的公司181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2023-05-11

今日热闻!京东物流一季度营收367.3亿元,外部收入同比增长约60%

财经

5月11日,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第一季度,京东物流总收入达367 3亿元,同比增

2023-05-11

热议:漯河投资控股集团拟发行5亿元中票,用于偿还有息负债

财经

5月11日,漯河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披露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募集说明书显示,本期中票基础

2023-05-11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