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实习生 刘豫 文 冉衡 摄影】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现有金融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金融业如何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如何积极开展养老金融业务创新,率先探索养老金融试点,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积极贡献?
6月8日—9日,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在“养老金融的机遇与责任”全体大会上,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海生从宏观层面对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金问题展开发言。
叶海生认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确较为严峻,但人们不必过于焦虑,该现状是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产生的结果,但同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特征。“发达经济体以及部分发展比较快的经济体出生率都很低,这也是全球性问题。而不发达的地区,出生率还是很高的。”在他看来,上述两个因素叠加导致的老龄化趋势,到2053年才可能放缓。
叶海生表示,与欧美或者G20国家比较起来,中国的养老金储备的确较少,“据我测算,去年年底养老金大概积累15万亿元,占GDP百分之十二点多,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平均水平大概是15%,北欧一些国家会更高。”
在他看来,导致养老金不足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养老金一二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第一支柱相对比较低,主要靠二三支柱的积累。另一方面与第一支柱先收先付的模式有关,先收先付是短期横向平衡。
那么有可能把养老金做起来吗?是有可能的。
叶海生认为,通过调整家庭财务结构,把家庭普通的储蓄转化成养老储备或者养老金,“同样都是家庭的财富,普通储蓄和养老金储备发挥的作用完全不同。”叶海生说,普通储蓄的存款利率都在下行,银行只能被动接受,如果转化成养老金,通过专业化机构投资运作,收益是有保障的,安全性和各方面都没问题。
谈及如何对上述问题进行转化,叶海生认为需要政府、监管、机构、个人共同努力。他表示,中国储蓄率大概在30%以上,美国基本维持在5%左右,按照人民银行统计,去年居民家庭存款大概120万亿元,其中存量部分30%或者50%转化成为个人养老金。“照此规模来算,每年大概新增5万亿到8万亿元养老金储备规模。按照这个进度慢慢去做,到2035年养老金储备60万亿元到100万亿元应该没问题。但这并不容易,去年被人称为第三支柱的元年,出台很多养老金政策,我个人感觉第三支柱发展仍没见大起色。”
标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