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出现第一缕晨光时,池州学院党委书记孙晓峰已在去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茅坦杜氏家风馆”调研的路上。那里是学校帮助地方兴建的第3个家风馆。
30多公里的路曲曲折折,沿途山峦如画。行驶了半个多小时,空气明显湿润起来,预示着茅坦村快到了。
600多年前,杜氏先祖杜绍先为避兵燹,辗转来到三面环水之处,挥镰割芦、荷锄垦荒,历经数十年的辛勤劳作,将芦苇滩变成一片良田,由“茅”而“坦”。
除了茅坦杜氏,美丽富饶的秋浦河畔还涌现出了“六世书香、百年家风”东至周馥家族、“不图虚名、脚踏实地”贵池刘氏等众多治家典范。近年来,池州学院发现优秀家风蕴含的勤俭治家、和顺齐家、诗书起家等道德伦理与新时代农村社会所提倡的诚信、友爱、团结、和睦、勤劳等具有内容的共通之处、价值的内在统一。若是在家风文化上做文章,既可以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也可以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三教合一,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于是,学校在2016年充分整合学科资源和师资力量,成立了家风文化研究中心和学校家风馆,并与地方合作建立各类家风馆,收集整理当地代表性家族的家谱家训等资料,挖掘池州家风文化资源。
2020年4月的一天,孙晓峰接到茅坦村支书杜日胜的电话,那头语气恳切:“我们村家风正、民风淳,自古至今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想建立自己的家风馆,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学校能不能帮帮忙?”
原来,近年来茅坦村涌现出了2018年被评为全国“向善向上”好青年提名奖的杜川勇救落水老人,以及乡村教师杜满源三代人40多年义务照顾瘫痪老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等好家风事迹,这让杜日胜琢磨着怎么进行宣传,才能让身边的事感化更多的村民?听说池州学院帮助贵池刘氏、纪氏建了家风馆,效果很好,便动了建茅坦杜氏家风馆的念头。
“这是好事,当然行啊!”双方一拍即合,很快投入到建馆的工作中。茅坦村拿出清朝精武进士杜大鸿故居作为场地,并提供家谱家训等资料,池州学院家风中心的教师们则负责从厚厚一沓原始资料中提炼出杜氏家风的底色和精髓。为此,教师们克服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困难,认真研读家谱、系统收集整理家风资料,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提炼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茅镰精神,形成了“茅镰精神、历久弥新”“民族大义、家国豪情”“孝悌严慈、崇德向善”“乐济好施、和家睦亲”“劝学精进、事业有成”五大主题板块。为了契合古色古香的建筑环境,特地选择古朴典雅的模板精心排版,为了让7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不至于拥挤,还针对村民的阅读习惯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
2020年9月29日,“茅坦杜氏家风馆”正式开馆,得知消息的村民们早早来到门口,有的妇女抱着孩子、有的老人拄着拐杖、有的甚至提前一天从外地赶来,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想要见证意义非凡的一刻。
当孙晓峰与贵池区宣传部长鲍胜利一起为家风馆揭牌时,村民杜胜进激动得用力鼓掌:“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风馆,可以把我们家族的光荣历史、好的家风家训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了。”
通过这件事,学校家风文化研究中心发现,很多地方都有建立家风馆的需求,于是主动与地方联系,又帮助建立了灌口胡氏、九华老田吴氏、元四章等多家家风馆,并成立了池州市家风文化馆联盟,进一步推动当地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农村家庭文明新风尚。
各类家风馆建成后,已经成为村民开展家风建设的“实景课堂”、参与家风文化体验的“文明舞台”、开展文化交流的“实践平台”。茅坦家风馆后来被列为街道干部的廉洁基地、青少年德育实践基地、大学生家风家教实践基地,村里依托家风馆定期开展弘扬良好家风、家训公益讲座,提高村民的道德认知;元四章结合章氏家风家训,每年评比“星级文明户”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家庭、好庭园评选,还举办农民春晚,把优秀的家风故事搬上舞台……
此外,学校还陆续成立“家风宣讲团”、家风文化宣讲志愿者协会深入乡村宣讲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故事和当地代表性家风故事,3年间共开展17场,受益人数达到8400余人。学校还把“东至县家风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青阳县家风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等主题列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中的重点课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实践团队给予引导和扶持,把家风文化传承融入乡村文明创建、传统文化保护、特色旅游等方方面面。
现在杜日胜还会打电话给孙晓峰,聊一聊村里风气的最新变化:“茅坦小学把‘秉茅镰志,树坦诚人’作为校训,孩子们都以传承优良家风为荣”“村民徐晓霞见义勇为,救了骑车跌倒昏迷不醒的六旬老汉,被评为‘池州最美护士’”“过年了,家风馆成了回乡族人必来的打卡之地,大家都来瞻仰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业绩、重温家乡的历史文化、感受杜氏的好家风、好民风”……
这些话就像秋浦河的河水,哗啦啦地流淌入孙晓峰的心田,甘美、滋润、舒坦,他咧着嘴、含着笑继续聆听:“现在家风馆和宗族的宗祠一样,成为族人共同的记忆和文化名片。”
2022年高考在即,按照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高考防疫工作的有关要求,各地已陆续向2022年高考考生发布参加高考的注意事项。在此,教育
记者日前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2022年北京高考统一考试确定将于6月7日至8日如期举行,高中学考等级考将于6月9日至10日如期举行。根据北京
编者按: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
天际出现第一缕晨光时,池州学院党委书记孙晓峰已在去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茅坦杜氏家风馆调研的路上。那里是学校帮助地方兴建的第
2022年高考在即,按照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高考防疫工作的有关要求,各地已陆续向2022年高考考生发布参加高考的注意事项。在此,教育
记者日前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2022年北京高考统一考试确定将于6月7日至8日如期举行,高中学考等级考将于6月9日至10日如期举行。根据北京
随着暑假临近,全国广大学子将陆续返豫,近期上海等疫情发生地返豫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今天,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
编者按: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在京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10所在京高校的创新创业
2万余名学生,1600余名教师,61所学校(幼儿园)分散在湖北省鹤峰县的崇山峻岭间。全县教育管理成本高、难度大、效率低,该如何深化教学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根本保障。如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所需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这是新时代地方本科高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校企资源融合共享的枢纽平台和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5月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