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房产 >

“时方晴明无云气”——不但没有“地震云”,反而是“万里无云”

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发生地震,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但与此同时,一些关于地震预测的“民科”又不胫而走,这一次流传最广的是“地震云”。就是说地震发生前,上空会出现形状奇怪的鱼鳞状或肋条状的云朵,看到这种云就赶紧逃命要紧……这当然是一种误传,地震预测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迄今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假如了解到全球每年都要发生超过一千次的5级以上破坏地震,那么偶尔在地震前拍摄到的“怪云”只是小概率事件,根本无法作为地震预测的依据。

不过确实有朋友最近问我,在我国古代笔记中有没有关于“地震云”的记载呢?笔者查询了很多资料,只能遗憾地摇摇头,虽然在网上有“明天启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明和高一志摘录西欧古籍,写成《地震解》一书,其中有 昼中或日落后,天际晴朗,而有云细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这样的文字,但是明清学者的笔记中,虽然对地震有各种各样恐怖诡异的记载,但真的不干“地震云”什么事。

一、“地震雷”比“地震云”更常见

中国幅员辽阔,自古就地震多发。古代的科学工作者从很早就开始致力于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比如大名鼎鼎的张衡“地动仪”,即是一例。那时无所谓“官科”、“民科”,只要会写字,任谁都可以记录下地震发生的经过和地震前的种种诡异情状。其中不但看不到什么“地震云”,反而倒是能找到相反的例证。

“时方晴明无云气”——不但没有“地震云”,反而是“万里无云”

比如清初学者王士祯在《池北偶谈》记录的康熙戊申年六月十七日发生的“郯城大地震”:“山东、江南、浙江、河南诸省,同时地大震,而山东之沂、莒、郯三州县尤甚。郯之马头镇,死伤数千人,地裂山溃,沙水涌出,水中多有鱼蟹之属。”这次地震发生的前后出现了两个“异象”,一个是天上发出打雷一样的隆隆声,带动着“钟鼓自鸣”;另一个是淮北沭阳有个人“白日见一龙腾起,金鳞烂然”,而重要的是下面这句“时方晴明无云气”——不但没有“地震云”,反而是“万里无云”。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fangchan/2498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