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房产 >

《阿尔勒的卧室》真实表露出凡·高为迎接高更的激动之情

凡高的这副作品创作于1889年,整体画作是布面油画,高宽分别似乎57.5cm×74cm,现在暂存于奥赛美术馆。众所周知,凡·高的精神状态恶化是在和高更发生矛盾之后。但起初是刚到阿尔勒的凡·高给高更寄了一幅自画像,提议和他一起组建新的画家团队,这便是高更前往阿尔勒的决定性契机。1888年10月,高更来到阿尔勒,凡·高用一幅金黄的向日葵画作装扮卧室来迎接朋友的到来。但是不到2个月,他就意识到和高更一起生活的想法太天真了。高更很不满意凡·高注重精神世界的创作方式,不仅如此,高更在给他建议的同时也常常指责他。凡·高对高更越发不满。

《阿尔勒的卧室》真实表露出凡·高为迎接高更的激动之情

1888年12月初,高更完成了《凡·高绘向日葵》这幅肖像画,但凡·高对此表露出不满情绪,他或许认为自己的水平不应该仅仅是这个样子。因该作是以自上而下的俯视角度创作,画笔被描绘得像针一样纤细,凡·高由此认为高更看不起他,这也给凡高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再加上其他几个小矛盾,最终导致他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高更下定决心离开了黄房子。当晚,凡·高初次发病,这是凡高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阿尔勒的卧室》真实表露出凡·高为迎接高更的激动之情

凡·高呆呆地望着高更那张空荡荡的床,似乎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他喝着苦艾酒,甚至做出把酒倒在自己脸上的异常行为。圣诞节前两天晚上,凡·高把妓女罗音叫来并给了她一个东西,头上绑着绷带的凡·高给完东西后就走了。罗音打开纸袋子一看,里面放着凡·高被割掉的耳朵。第二天,村子里的人把血肉模糊的凡·高送往医院。不善于表露内心的凡·高,究竟是因为什么使他感到如此愤怒?或许偏执的人才会创作出流芳百世的著名作品吧,这也是很多人并没有办法去理解到的,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从个人性格角度上来说的话是那样的偏执于执拗甚至到达了病态的地步。

高更和凡·高都是较晚投身于美术的,但是两个人对于美术的态度全然不同。凡·高把作画视为一种信仰,并希望从中得到救赎,而高更则对现实敏感,渴望成功。在成为画家之前,凡·高志在成为一名牧师,而高更曾是证券交易所的一名职员,从中也可以看出二人的差异。

《阿尔勒的卧室》真实表露出凡·高为迎接高更的激动之情

在阿尔勒爆发的矛盾预示了两位画家将面临的不幸。他们一个热衷于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为了寻找全新的自己,独自一人去了原始小岛。凡·高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高更在寄托着自己最后希望的个人展失败后,又回到了南太平洋上的小岛。或许高更便是那个总是将热衷于挖掘内心的凡·高拽回现实的人。凡·高想在阿尔勒过不一样的生活,或许是想活出真正的自我,他这一愿望算是因高更再次备受打击。

《阿尔勒的卧室》真实表露出凡·高为迎接高更的激动之情

《阿尔勒的卧室》这幅作品真实表露出凡·高为迎接高更的激动之情。凡·高在床上并列摆放着两个枕头,椅子也准备了两把,床的上方挂着他在阿尔勒画的风景画和肖像画。凡·高在给埃米尔·伯纳德的信中也详细提及了他画这幅作品时的心情。“我想通过混沌的蓝紫色墙、有裂缝且看起来毫无生机的红地板、有点儿泛红的黄椅子和床、明亮的淡绿色枕头和床单、深红色床罩、橙色边桌、蓝盆、绿色窗子等各种色调来表现绝对的休息感。”

《阿尔勒的卧室》真实表露出凡·高为迎接高更的激动之情

遗憾的是,该作品因被闲置在凡·高的画室而受损,现藏于阿姆斯特丹的凡·高美术馆。1889年,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疗养的凡·高又画了两幅以自己的房间为主题的画,一幅与原稿同样大小,现存于芝加哥;另一幅是为母亲和妹妹而作,现藏于奥赛美术馆。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fangchan/330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