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案人的母亲是如何落入对方的诈骗陷阱的?
作者:耕野
编辑:蓝逸飞导读:骗子行骗的手段有很多,其中有一种就是把自己伪装成满满正能量的存在,通过骗取对方的信任,而进一步谋取钱财。很多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都很容易对其产生信赖的错觉。从而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或许有些人并不是一开始就以行骗为目的,但在后续的过程中,有些人会对巨额的金钱产生贪念,从而一步步报案人滑向诈骗罪恶的深渊。
前不久,杭州的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说是其母亲被一个小伙子前前后后骗了三年,被骗走了一百多万元。接到报案后,警方对案件迅速展开调查。
结果一场被伪装成"心灵导师"的投资骗局,就此浮出水面。那么,报案人的母亲是如何落入对方的诈骗陷阱的?一百多万元的转账资金又被对方用作什么投资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轻信他人,百万元交由对方打理
报案人的母亲今年48岁,2017年的时候,这位阿姨认识了这个叫"小李"的男子,开始时,两人通过微信认识,后来男子邀请阿姨到深圳去参加一场心灵鸡汤类的讲座,在深圳两人见过面以后,生活中就开始通过社交软件进行聊天。
这名男子每天都会向阿姨推送心灵鸡汤类的文字和图片,久而久之,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随后该男子开始向阿姨透露投资方面的事情,对于区块链投资一窍不通的阿姨给予长时间以来对于该男子的信任,便将百万元的资金交由其投资打理。
但三年过了,阿姨只是不停地往里投资,但却迟迟看不到收益。后来,得知这一情况的报案人觉得其中肯定另有蹊跷,于是就到当地派出所报了警。以投资为幌子,百万元被挥霍一空
警方通过报案人提供的线索,很快找到了这名男子。据该男子交代,其实他自己对于区块链投资也只不过是一知半解,他自己投资了多次都失败了,赔了几十万元。
后来,就利用阿姨给他的转过来的钱填补了自己的亏空。其余的钱也并没有用来投资,而是用在了平日里和女朋友的花销上。据他本人交代,平日里给自己女朋友的花销很大,动辄一两万元的钱款直接就转账给女友了。
对于该男子的违法行为,其已经构成了诈骗行为,该男子已经被警方依法采取了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过程中。
通过上述案件可以发现,社交软件中对一个人的了解是十分片面的,切不可因为对方故意展现出的一面,就对其深信不疑。阴影都是躲在阳光的背后,一旦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和防范,则很可能落入对方的骗局之中,被对方予取予求。
遇事、遇人都不能盲目轻信,需要用自己独立的思考进行验证和考量,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化解不法分子的非法企图,避免遭受经济损失。
部分参考来源:人民日报、1818黄金眼
(免责声明:本文为青海视界原创编辑,图片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2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