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源牧民住房翻新颜:住有所居 居有所安
中国新闻社青海杂多4月15号拨电话 题:澜沧江源游牧民住宅翻新颜:住有所居 居有一定的安
创作者 鲁丹阳 李江宁
在藏语中,“格桑”有“开心快乐”之意。坐落于澜沧江源头的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地震灾害后重建的格桑小鎮,从高空俯览展示出八瓣格桑花的样子。
“格桑小鎮间隔县上8公里,是一个移民香港按置村,集中按置了305户游牧民。每一户游牧民都住来到政府机构永久免费派发的80平方米住宅,带上一个庭院。”杂多县萨呼腾镇领导班子马勒戈壁扎西详解。
游牧民尕诵周拉家的二层楼庭院在格桑小鎮格外显眼,镀锌铁正门口上设计装饰有鎏金纹理,院子中自然环境干净整洁。屋子里摆着藏饰实木家具,桌子上放满了新鲜水果和零食。
“2010年玉树地震后,家里土木结构的房屋墙壁开裂,政府机构把大家暂时性按置赶到救灾帐篷内,后面政府机构又统一基建项目了格桑小鎮,我们一家人在2012年搬了进来。”尕诵周拉说。
住进新房子后,尕诵周拉一家增加了新电视、全全自动洗衣机、家用冰箱等电器产品。格桑小鎮的水、电、网全通,地面、商业广场、卫生站、幼儿园、住宅小区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完备。
“搬来以后最方便快捷的就是上学和就诊,走动去幼儿园只有5分钟的路程。我的心脏不大好,不久前没多久赶到西宁市做手术,一天就能到,十分方便快捷。”尕诵周拉笑着说。
出生于1949年的老干部同共至今你是不是你是否还记得1967年时第一次进县上的所闻,“那时县上只有一条主干路,路两边是占地面积并不多的房屋。当时最漂亮的建筑工程是县委公司办公室的红顶农村平房,较大 气的建筑工程要属群众大会堂了,县上挺大活动时,游牧民们经常聚这儿。”
目前的杂多本县,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已多到数不清楚。小地区内的住宅整齐划一、临街店面峰峦雄伟。而同共家也盖起来了三层秦柳,“我们一家在2019年时搬进了新房,在老城区内,也是很多游牧民都盖起来了新房子。”
在杂多县做了27年做买卖的高义国来自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它用一个“快”字总结了杂多县市区发展趋向过程中,“自然灾害后,新城区蜿蜒起伏,老城区也经历了很多最新项目改造基建项目。现如今杂多县里容貌的变化速度远远超过我故乡。”
杂多县副县长更松旦周详解,杂多县的游牧民住宅依据抗灾救灾、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建设基建项目、农牧区危房改造、旧村改造动迁等方法,维持了翻修或者新建。相关服务设施的衣食住行生活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厂、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设基本完善。
据调查,理塘抗灾救灾修补重建共开展投资项目447.54亿RMBRMB的1248个重建最新项目,16710户农民夜校住宅和22439户城镇居民住宅全部竣工并维持搬进,地震断裂带人民大众的住宅规范得到全面性改善。(完)【撰写:苑菁菁】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2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