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 >

八户山一名返乡硕士王建国的山区“茶园梦”

  新华通讯社长沙市4月24号来电 题:一名回乡硕士研究生的贫困地区“花卉园梦”

  惠新网新闻记者袁汝婷、谢樱

  四月,翠绿色的八户山,戴着发饰的茶人们穿梭在花卉园里,十指飘扬,说说笑笑。忙碌的人群中,一张白净的娃娃脸格外显眼。那便是村里的年轻人——沒有大都市当工薪族却回山顶摘茶的贾茜。

  它是安徽常德市石门县维新镇古城堤村。村里有座八户山,山顶平均海拔约900米,三面环水,云雾缭绕,山顶有一大片花卉园。

  2018年,30岁的贾茜回家了新春。这位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已在长沙市一家银行员工了5年,晋升责任人。她和家人去八户山会见老友王建国,第一次看到了这一花卉园。

  二间偏矮破旧的土砖房,上面挂着一块知名品牌,写着“石门县金仙阳荼叶种植合作社”,房间内连桌椅板凳都没有,难以入座。责任者王建国说,种植合作社办了10年,茶却没解决过大山。

  感动不已的花卉园,也令人痛心。贾茜的心,留来到峰顶。

  然后,她辞职了。

  她说:“绿水青山就是翠绿色发展战略,我要回家做些事。”

  石门县坐落于武陵山脉东北三省端,偏远且平均海拔高,有“安徽省房脊”之称。这里的气候、太阳光照射、土壤分层等都适合种茶。

  “业内有句话——高山云雾出好茶叶。可我来了一看啊,很灰心丧气。”53岁的安徽省农学院(现安徽省农业大学)大学生毕业王建国,2007年赶来八户山种茶。他你是否还记得,那时峰顶没有混泥土路面,应急物资靠骡子运,人民群众到代销店买东西要白条支付,收了农作物才有钱还。

  王建国还是留有了,因为舍不得这里高品质的天然地理环境。他领着建立了种植合作社,带着农户们踏踏实实,竟也艰苦地发展趋向起来,也要2016年开创了公司,清理着1200多亩花卉园。

  公司始建那几年,石门县的脱贫攻坚战打得如火如荼,于2018年脱贫摘帽。眼看着八户新路通了,水也可以通,公司发展却遇到了薄弱点,市场销售一直打不开。

  贾茜就是此刻出现的。解决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自然人股东们,这一年轻人坦率:“包装老气,又不做宣传策划方案,别人都网上卖东西了,咱还靠‘口口相传’,怎么卖得远嘛。”

  就这样,她带着全部储蓄和新思想,像一股新鲜血液一样导入公司。2020年4月,又当上法人代表。

  搞不懂茶,就泡在花卉园,追随茶人谦虚谨慎地理学;没市场销售,就满怀荼叶,一家家叩门做推广;名气小,就到县上投放广告,也微信发微信朋友圈“九宫格”;效率高低,就导入更智能化系统的机器设备提高生产量……贾茜下定决心,要变更“茶在深山中人未识”。

  王建国不易用电脑,吃不开年轻人的“伎俩”。可无论贾茜怎样干,他都带着一帮老弟啊们全力支持,因为好预期效果早就有着——2020年摘茶季,上山去玩、购买荼叶的人,比同比增加翻了近两番!

  这意味着,茶人们能赚很多钱了。公司48名员工中,有19人是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户;人民群众们以田地入干股,每一年都能分紅。“荼叶卖得好,衣食住行便会很好!”王建国说。

  最近几天,贾茜正盘算着给荼叶商品换一个潮流趋势的包装,还要印上二维码,手机一扫,就能看到摘茶、炒茶全流程。

  在更长久的未来,她也是有更大胆的“花卉园梦”——

  当时,矮砖房没法吸引客,是辞职回乡的初心源起。贾茜想在峰顶建个茶道文化体验中心,再建个民宿,那般游客来了可住下。“我觉得让很多人掌握,这里有漂亮的人间四月天。”【撰写:黄钰涵】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277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