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 >

一“爸,这是又要去加班吗”

“爸,这是又要去加班吗?”晚上8点之后,只要看见刘红民放下电话,开始换鞋,10岁的女儿就会问这句话。每次,刘红民都用代表歉意的微笑作为对女儿的回答。

一“爸,这是又要去加班吗”

走进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刘红民的办公桌总是收拾的干干净净、利利落落。14年的部队生活,14年的法院经历,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他从来没有改变过。

一台电脑,三个分析软件,十多个管理应用系统,通过它们,刘红民和海量的审判管理数据对话。

每天,一份收结案情况通报,要提取100多个数据;

每周,一份执法办案情况通报,要汇总1000多个数据;

每月,一份审判质效分析报告,要研判40000多个数据。

每季度,一份审判运行态势及质效分析报告,要应用100000多个数据。

封闭的工作环境,枯燥的统计数据,只要打开电脑,刘红民整个人就会沉静下来,一头扎进无边无际的数字海洋里,流连忘返,心无旁骛。

在焦作中院的司法统计岗位上,刘红民干了十年。

“因为司法统计工作的特性,加班是我的常态。”刘红民淡淡地说。

2018年、2019年,为保证每天早上8点前及时通报焦作两级法院执法办案数据,及时向院党组提供每周质效分析报告,刘红民每天早出晚归,周六、周日也没有完整的休息过。

“我知道焦作凌晨两、三点是什么样子,城市很美,世界很安静。”长期的夜间加班,让刘红民可以准确找到北极星在春夏秋冬季节里所在的不同位置。

4月24日晚上10点多,刘红民从办公室骑车回家,不慎摔倒,左肩着地,被路人发现后通知了家人。

第二天,疼痛不已的刘红民到医院接受检查:左肩胛骨错位骨折。医生要求他要马上接受手术,住院手续都办好了,刘红民拒绝了。

一“爸,这是又要去加班吗”

“到月底了,几个分析报告要马上写出来。”

“那篇获奖论文院里要继续转化成果,需要修订完善。”

“最高院关于司法统计的研究课题的相关数据还没有整理完。”

“这些事都是我经手的,耽误不得。一动手术我就啥也干不成了了。”刘红民一口气说出很多“理由”向妻子解释。

看妻子不松口,他拿疫情“吓唬”妻子:“这疫情还没完全结束呢,医院人多,咱能不去就别去了。”

拗不过他的妻子同意了刘红民的“保守治疗方案”——贴膏药。为了不在大医院里“浪费”时间,刘红民自费从民营医院购买膏药。

“不住院了,那能不能在家休息几天?”妻子关心他。

“你知道,我闲不住的。你让我在家睡觉,我容易头晕。”刘红民的解释很“严谨”。

“不是说我个人的作用对单位多么不可替代。我是觉得我坐在岗位上,团队就多一份力量,不会影响部门工作正常进行。”部队转业的刘红民“阵地”观念非常强烈。“我在部队受的教育就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打仗的时候就是牺牲自我,顾全大局。”

一“爸,这是又要去加班吗”

贴着膏药,打着吊带,刘红民没有耽误一天工作。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343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