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一边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呆在家里
家住广元市朝天区的徐子英,不止为人妻、为人母,更是早在几年前,升级做了奶奶。微黑、微胖的她,讲起话来温声细语,让人很难把她和那个瞒着家人、独自驱车千里、在武汉做了整整32天志愿者的“逆行者”联系起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一边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呆在家里,一边紧密关注武汉疫情发展的最新情况,每当看到疫情数据不断增长,以及医护人员、战士、医院建设者等一线抗疫人员的艰难坚守,我就心痛的无法形容,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下定决心要做点什么。”时隔三个多月,再次回忆起当时的心境,徐子英依然忍不住的热泪盈眶。
在徐子英的书桌上,几张写的密密麻麻的A4纸,上面详细记录着从2月5号以来,全国疫情,特别是武汉地区每天、甚至不同时段的发展变化情况,记录一直到2月23日晚,戛然而止。而就在2月23日晚上九点零二分提笔写下最后一次记录后,徐子英瞒着家人,独自一人,星夜驱车驰援武汉。
“晚上十点钟出发,2月24日中午抵达武汉,1000多公里的路程,除了中途加了两次油并稍事休息外,一直没停歇。”徐子英说,那时心急如焚,只想能早点奔赴武汉参加一线抗疫。
到了武汉后,几番辗转,本来想到雷神山医院或者火神山医院无偿接送医护人员的徐子英,最后联系上了武汉市蔡甸区红十字会,并于当天被分配到该区安置医护人员隔离休息的晶博农庄餐饮部,照顾隔离点医护人员生活饮食。
徐子英在抵达武汉的当天,便在手机上登录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平台,注册成为了该平台第1057079位志愿登记者。就这样,徐子英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她在武汉长达32天的志愿者工作。
“一个厨师,以及我和另外两名志愿者,负责100多名医护人员的饮食,早上5点钟起床,待收拾完晚上休息也在9点以后了。”二月份的武汉,天气还特别冷,但一天劳作下来,徐子英的衣服被汗水一次又一次浸湿,但她却无暇顾及,重活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她对其他志愿者说的最多的就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好的饮食是医护人员打赢疫情阻击战的最基本保障,我们虽然没有本事站在疫情一线参加救治,但是能在后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觉很踏实。
32个奋战在武汉的日子里,徐子英除了每天要面对繁重的餐饮服务工作外,还要每日按时参与园区的防疫消杀工作,与其他志愿者共同承担卸载、搬运、储备生活物资的任务,以及超强的心理压力……“感觉大家都在拼了命的干,都想通过一己之力,为武汉做点什么,为国家做点什么。”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微小,但千千万万个微小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便凝成了战胜疫情的磅礴伟力。
3月27日,武汉防疫形式整体向好,徐子英所服务的隔离点医护人员将于次日全部撤离,徐子英此行的使命,就此落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众人的目送中,她泪雨滂沱而又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归程。
“我做的这些都是小事,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做的事。”于3月28日返家并顺利度过了14天隔离期的徐子英,如今生活重归平静,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却有许多珍贵的东西在生长壮大。徐子英已经手写了三稿的入党申请书还在完善之中,她说,在这次的疫情抗击中,她亲眼看着广大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一线,让她既是敬佩又特别羡慕,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以便以后能有更多机会、更好地为国家贡献一份心力。(张敏)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3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