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 >

20年来,帮“哑巴”找家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通讯员 左忠红

5月23日,郑州市管城区的北下街一家小吃店里,山东平度市的张礼娜和“哑巴”哥哥张建理紧紧相拥,张礼娜泪流不止。

20年前,9岁的张礼娜在照顾哥哥时一个疏忽,造成了大哥的走失,这么些年来,“把大哥弄丢了”一直是她的梦魇,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因遭这样的变故更加的雪上加霜,母亲一病不起,逢年过节,看到黯然神伤的老父亲和悄悄抹眼泪的母亲,张礼娜心如刀割。多年来,全家从没放弃寻找,贴寻人启事,但一直没有找到。

20年来,帮“哑巴”找家人

在郑州管城区北下街一小区门口,丁伍德和帖凤琴夫妻俩勤恳经营着小吃摊。十几年前,在一个盛夏的傍晚,夫妻俩看到了摊位前站着的“哑巴”青年男子,蓬头垢面、浑身是土,帖凤琴给了吃的,他狼吞虎咽的吃完就走,如此反复有一个星期。好心的丁伍德把“哑巴”领回了自己的家,当成自己的儿子。从此,“哑巴”在郑州有了家、有了家人。

为了和“哑巴”沟通,丁伍德还请过哑语老师来帮忙,可是“哑巴”仅会简单的比划,随着相处日子增多,一家人之间自创了“哑语”,交流顺畅。十几年过去,“哑巴”长高了,也吃胖了。

语言表达受限,丁伍德给“哑巴”买了手机,供“哑巴”情绪表达,“哑巴”喜欢玩游戏,丁伍德就给他买了电脑。

20年来,帮“哑巴”找家人一直是丁伍德和帖凤琴夫妻俩的心事,可是“哑巴”不会说、不会写,讲不清楚自己的经历和家人。

去年,郑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治安一中队民警李长安在入户走访的时候,帖凤琴提及自家 “哑巴”的经历,讲到了自己这桩心事。民警李长安多次和“哑巴”交流,连写带比划,可是“哑巴”文化程度有限,始终写不出自己的名字。李长安没有放弃,想方设法,多方取证,收集各种走失求助信息,希望能从中获取线索。

20年来,帮“哑巴”找家人

功夫不负有心,今年5月初,李长安终于从外地的一篇新闻报道中发现了一条模糊的线索,经过比对,“张建理”三个字逐渐清晰,从模糊的照片中,李长安依稀辨认出了熟悉的“哑巴”年幼时的模样,惊喜的李长安联系到当地派出所,电话接通的那一刻,随着当地警方提供的信息和自己掌握的细节一一印证,李长安确认了苦苦寻找多时的“哑巴”就是张建理。

5月23日,妹妹张礼娜从山东来到郑州认亲,不停地向丁伍德、帖凤琴二人鞠躬,紧紧握着民警李长安的手不愿意松开,“你是我们的恩人,我们全家都感谢你们,感谢郑州!”

5月25日,张礼娜带着哥哥“哑巴”张建理回到山东平度市的家中,一家人终于团聚。张礼娜将团圆视频发给丁伍德夫妻俩、及民警李长安,分享着这个好消息。

编辑:王向前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389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