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区现存最大清晚期官式建筑
大成殿。
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
孔子是中国历史文化长廊中的一座丰碑。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遍布全国的孔庙是后人祭祀孔子的场所,是中国历代王朝尊孔崇儒的礼制建筑,也是培养文化人才的教育基地。在我们生活的城市福州,也有孔庙(文庙),其坐落于圣庙路,是市区现存最大的清晚期官式建筑。
历史溯源
福州府文庙始建于唐
讲述人:福州文庙保管所所长 林立杰
孔庙的称谓,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不同,名称不一。孔庙除称文庙外,还有儒学庙、学宫、黉学、县学、府学、文宣王庙、先圣庙、夫子庙、先师庙等称呼。但是无论怎么称呼,都与祭祀孔子有关。孔庙分为家庙、国庙和学庙。其中学庙又称为文庙,主要分布在地方,建筑规模大小根据行政区划等级来区分,分府、州、县三级文庙。
福州府文庙的形成可分为几个阶段:其始建于唐初,初期只是一庙一殿;至唐中期,李椅兴学,文庙从城西北迁至今址,规模扩大,迎来第一次大发展;宋代是福州府文庙快速发展时期,北宋初期重修文庙,实行庙学合一,规模不断扩大;南宋是福州府文庙发展鼎盛阶段,规模达到顶峰,号称“东南最盛”;明清时期福州府文庙规模虽有所缩小,但已经形成基本格局;1949年后,曾被改为学校、红卫商场、少年宫等。21世纪初,少年宫搬出,文物部门对文庙进行了修缮,恢复旧有格局。
现存建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四年(1854年),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线长约116米,东西长约65米,总占地面积为75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其以大成殿为核心,南北依次二进院落,采用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传统建筑布局方式,由南往北依次有棂星门、前埕、大成门、庭院、月台和大成殿;两侧则有廊庑、乡贤祠、名宦祠和东西两庑等,其建筑充分体现清代官式建筑的风格。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福州市区现存最大清晚期官式建筑,福州府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具有清代古朴典雅的特点,建筑用材硕大,保存完好。大成殿、藻井、月台体现本地特色,富有很高艺术价值。
大成殿内景。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3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