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 >

读《贫穷的本质》,感觉这本书更偏向于如何实现全面脱贫的政策

读《贫穷的本质》,感觉这本书更偏向于如何实现全面脱贫的政策制定方面,读了一两章不想读了,因为太专业和枯燥了。不过书里有些理论和现象还是很值得思考的,举例如下:

1.有一个实验相信大家都听过,研究者在某大学中给学生随机发送一则捐款的宣传单,传单分两种,一是描述了全球有几百万的儿童活不到五岁,营养不良等等,你的捐款都帮助他们;另一个是描述了一个叫吉娅的女孩,因为家里穷吃不饱饭上不起学,你的捐款能够帮助她。然后研究者发现收到第一个传单的学生平均捐款1.63美元,而收到第二个传单的学生们平均捐款2.34美元;随后研究者又做了一个实验,再给学生发传单之前就告诉学生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往往觉得对太过宽泛的问题感到无能为力,而倾向于去解决单个的问题”,然后统计发现,收到第一种传单的学生平均捐款1.68,收到第二种传单的学生平均捐款1.83。这说明学生在得知上一个现象的陷阱后也并没有在面对宽泛问题时增加捐款,相反对具体问题的捐款还减少了。

2.疟疾以前在非洲国家传染率和致死率高,而其中一种有效的预防疟疾的方法就是使用消毒过的蚊帐,而这蚊帐使用率的覆盖面至少得达到一半的人口才会起到预防疟疾的效果,而非洲很多人往往因为贫穷而不会购买蚊帐。于是就有些专家建议给他们免费提供蚊帐或者提供优惠价格购买蚊帐,但是其中还是有问题,不能保证人们得到免费的蚊帐后就能使用,也许会因为没有花钱就会低估它的重要性,而且当蚊帐在使用过程中折损了需要换新的蚊帐时,人们也很有可能因为没有免费和优惠后选择不继续购买蚊帐了。于是又有专家提出,给穷人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蚊帐,生活水平尚可的人就是提供正价的蚊帐,但是结果往往是非贫穷的人因为有消息来源和人脉等原因得到免费的蚊帐。当然这其中还有国外给非洲提供免费和优惠时会损害当地厂家的利益。

3.“贫穷陷阱",经济学家提出了贫穷陷阱理论,它是一个类似于s形的曲线图(图一),x轴代表今天的收入,y轴代表未来的收入,当人们位于这个p点左边这一部分时就陷入了贫穷陷阱,走势是A1-A2-A3,所以就有了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的局面。这就意味着只要找到社会中位于p点左边的人给他们一步补助让他们迈过p点就能实现脱贫了,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没有贫穷陷阱,今天的收入和将来的收入更像倒L型(图二),刚开始时曲线陡直而后慢慢趋于平坦,所以即便给予了经济援助也只是让A1更快的到达A2而已,并不会让有些人脱贫。所以就不能用简单的理论和图形来分析一些人贫穷的原因。

读《贫穷的本质》,感觉这本书更偏向于如何实现全面脱贫的政策

读《贫穷的本质》,感觉这本书更偏向于如何实现全面脱贫的政策

4.“贫穷陷阱”图形为什么不存在呢,简单来说,我们常常觉得那些吃不饱饭的人就是穷人,比如一个穷人靠搬砖工作,因为他摄入能量不足所以不能搬更多砖头就无法赚更多的钱,没有更多钱就不能买更多的食物摄入能量,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也就是所谓的“贫穷陷阱”。那么当他得到一部分经济补助时他会买更多的食物来摄入以便自己能搬更多都砖赚更多的钱吗?发展经济学家做个这个实验,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穷人拿到补助时并不是买更多的食物,而是买更好吃的食物,比起“能量”他们更看重“口味”,所以这个补助并没有让他们脱贫,只是暂时享受了较往更好的生活品质。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438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