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钢架雪车队在秦岭训练
5月26日,国家雪橇队选手在秦岭基地训练馆加强体能训练,迎接队内即将举行的体能大考。本报记者 毛毛摄
5月26日,国家钢架雪车队在秦岭训练。本报记者 毛毛摄
5月26日下午,秦岭深处的一座山谷里,2支“国”字号的冬季项目运动队正在这里备战北京冬奥会训练。与此同时,40多名陕西省越野滑雪队的青少年选手也学着国家队员的模样奔驰在山水间做着基础练习。
放眼望去,一个个青春跃动的身影给静静的山谷带来活力,运动中的“五颜六色”给郁郁葱葱的秦岭增添了别样风景。
走近被群山环抱的秦岭四季滑雪馆,最深切的感受便是“冰火两重天”——馆外,骄阳似火;馆内,冰天雪地。长200米、宽40米的滑雪道以及国内首条雪橇、雪车和钢架雪车出发训练道(简称“出发道”),承载着中国运动员的冬奥会梦想,寄托着陕西人对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期望。
助力冬奥
陕西率先建设训练出发道
记者身着厚厚的棉衣,走进了秦岭四季滑雪馆,这里用于国家队运动员训练的滑雪道,通过国际先进的制冷技术,常年保持室内温度零下3至零下5摄氏度,一年四季冰雪不消融。位于二楼的几条出发道,看似简单却成了国家队训练的不二选择。
雪橇、雪车和钢架雪车项目在北欧、北美的一些国家开展已有上百年历史,而在我国,这项运动才刚刚起步,场地建设明显存在短板。尤其是雪橇、雪车项目出发道之前在国内还是空白,国家队以往的训练大都放在国外。
在冬季运动项目中的雪橇、雪车和钢架雪车比赛中,出发时间如果慢0.01秒,最终成绩就会慢0.03秒以上,这微乎其微的差距决定着比赛最终的名次。因此,雪橇、雪车及钢架雪车项目运动员必须借助出发道,不断练习与打磨技术,提高出发速度,以便在接下来的滑行中获得更大的初速度,获取更好的成绩。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50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