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地校企“三方合作”实现校城共赢发展
编者按
2020年,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以“科技为民、奋斗有我”为主题的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如期来临。
作为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主要活动,5月29日上午,全市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召开。会前,市科协组织30余名科技工作者代表,先后到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观摩。置身项目建设现场、产品展示中心,大家无不为近两年来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举手点赞,对日渐清晰的富强滨州美好愿景信心满满。
座谈会上,8名来自高校、企业、医院、农业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围绕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践行“七强之路”、落实“七富之举”,谈了体会认识,提了意见和建议。现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深化地校企“三方合作”
实现校城共赢发展
滨州学院副院长、教授 胡波
自去年市“两会”召开以来,我明显感受到,滨州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成绩不断向好、局面不断向好、态势不断向好,科技成果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
尤其是,我市把科教融合作为动能转换、产业转型、产品升级的第一动力,谋篇布局,致力建设平台载体,加快渤海科创城、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等建设;致力吸引人才资源,实施万名大学生、千名硕博士进滨州“双进工程”。同时,“一城两院八校”建设的全面推进,抓住了制约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让滨州的科技创新有了更高、更大的“梧桐树”和“蓄水池”,更强、更暖的“发动机”和“孵化器”。
滨州学院扎根滨州办学66年来,已经成为滨州重要的人才高地、重要的科研创新源泉、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富强滨州”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我建议:
进一步优化政策、机制等软环境建设,突出问题导向,发挥地方特色,健全校地互动发展机制,推动地方、高校、企业三方实行“契约式”政策支持、“常态式”校企合作、“共享式”人才管理,形成“党委政府搭台、高校人才支撑、企业产业带动”的校城融合新路径。
滨州市与驻地大学共同签订校城融合发展协议,明确工作政策。比如:在人才方面,引导区内企业与大学共建共用各类人才平台载体;在学科产业对接方面,帮助企业与大学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创业创新中心共建方面,打造大学创新激发区和创业孵化圈;在科研实验场所及成果转化中心共建方面,各个园区为人才提供实验场所及成果转化中心等。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助力富强滨州建设
航桥新材料科技(滨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何振波
航桥科技公司于2014年11月18日创立,是一家以研发生产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使用的高端铝合金材料为主的科技型企业。针对汽车轻量化发展的趋势,公司成功研发了国内领先的新型高强铝合金,目前在商用车用全铝合金传动轴锻件产品和反作用力杆锻件产品得到应用,这类产品属于国内首创,填补了该类产品的国内空白。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5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