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三号线国际港务区站(公交站)“小黄车”太难等
西安新闻网讯 从地铁3号线国际港务区站B口到国际港务区站(公交站)候车亭,短短近200米的距离,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候车乘客“排长龙”长逾50米,等车时间至少20分钟起步。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地铁三号线国际港务区站(公交站)“小黄车”太难等,车身空间小,人挤人,严重超载是常态。不仅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特殊时期,也难免让乘车市民对个人健康安全有所顾虑。
6月1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港务南路地铁三号线国际港务区站(公交站),该站点已排起长队。记者在现场看到,3号线国际港务区站地铁口距离公交站牌并不远,大量市民已自觉排队候车,排队市民多是年轻上班族。“壮观”的候车队从站牌方向,自西向东,长逾50米。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市民,该市民表示,自疫情上班以来,周内上下班该站点都是如此。“人多车少,每天至少提前出门半小时才能不迟到。小黄车候车时间长,车内座位也就十来个,但每次至少载近30人。”尽管如此,市民万先生表示自己也很难赶得上第一趟,“从出地铁口一路狂奔到站点,加上排队等车、上车,一般都是坐第二、三趟。排的靠前,偶尔会有座位,但一般都是站着,人挤人,不扶扶手也不会摔倒。” 随后,记者在该站等候约6分钟,一辆“小黄车”缓缓驶来。记者粗略计算,该车共10个座位,一次载客33名。
据悉,“小黄车”又叫陆港一号线,由地铁三号线国际港务区站(公交站)开往西安综合保税区,全程共9站,途径国际港务区地铁站、新寺公园、国际港务区管委会、陆港金融小镇、西铁院等站点。运行时段为早7:00时至晚21:00时,双向对发,免票制。市民李女士就职于陆港金融小镇,每天通勤全靠小黄车。“从单位到地铁口就这一趟车,片区出租车少,高峰期滴滴排队时间长。天气热了,虽然地铁口跟前有不少黑摩的,为了乘车安全,还是选择挤一挤。”李女士告诉记者,特殊时期,车内人多、通风不畅,有时在车上看到有人不戴口罩,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舒服。
“站点多是些上班族,早上等车真是急死人。好不容易车来了,还上不去,有时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迟到。”李女士告诉记者,眼下港务区发展快,通勤人流量大,建议相关部门考虑增加‘小黄车’公交班次,或是开通港务大道方向直达香湖湾地铁站的公交,引流站点候车群众,缓解乘车压力。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江黎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57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