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 >

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熊孩子”借着上网课为名,却偷偷打游戏

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最近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一个“熊孩子”借着上网课为名,却偷偷打游戏,充值1万多元。

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熊孩子”借着上网课为名,却偷偷打游戏

事情先回至3月29日10时许,洛阳市洛宁县兴华镇北岭村的袁某某赶到辖区派出所报警称:其银行账户内的1万多元资金不知去向。

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熊孩子”借着上网课为名,却偷偷打游戏

接报后,民警立即赶到银行调取了其银行账户的交易明细,发现该银行账户内的资金多次向一家游戏公司充值。

民警询问其儿子小袁(11岁),其称在手机上玩一款游戏,多次通过微信转账购买游戏皮肤。经民警统计,小袁累计为该游戏软件充值金额达12400元。

获悉该情况后,民警立即与该游戏公司联系。经民警先后十余次与游戏公司沟通协调,5月6日,该游戏公司终于向受害人袁某某退还了12400元。

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熊孩子”借着上网课为名,却偷偷打游戏

近日,袁某某将一面绣着“忠诚卫士,保卫财产”的锦旗送到兴华派出所民警手中,以示谢意。

警方提醒

请家长一定要看好“熊孩子”,防止借着上网课为名,却偷偷打游戏,既耽误学习,又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还会带来经济损失。特殊时期,骗子也“宅”在网络和游戏里呢!大家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警惕网络诈骗!

家长们更要树立起责任意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早早地接触到网络。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要做好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消费观,对于家中的银行卡等账户密码隐私信息,更应该妥善保存,从根本上杜绝未成年人这种网络消费行为。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612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