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 >

市疾控中心深入开展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宣传活动

据省气象台发布的消息,我省5月29日正式入梅,较往年入梅时间提前半个月左右。气温升高,加之梅雨季节来临雨水充沛,蚊子大军又开始蠢蠢欲动。连日来,市疾控中心深入开展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宣传活动,全力做好灭蚊工作,遏制蚊虫孶生,预防登革热。

市疾控中心深入开展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宣传活动

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

我市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

5月24日,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分4组对全市22个乡镇(街道)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提示,我市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

检查组一行对各辖区的居民住宅及内街巷等区域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根据白纹伊蚊传播媒介的孶生特点,切实做好辖区蚊媒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组一行还随机走进居民小区抽查。在抽查过程中,检查组和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深入调查,翻盆倒罐,不漏过房前屋后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在离开前,检查组和社区工作人员不断叮嘱居民,露天的盆灌积水要及时清干倒净,以免孳生蚊虫。

据介绍,布雷图指数是指平均100户住宅内有伊蚊幼虫(孑孓、栖虫)孳生的积水容器总数,是评价一个地区发生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风险的指标。每月,市疾控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市22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个村居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经了解,部分村居整体外环境已经清理,积水容器较少。但大多数村居虽已经发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但是清理并不彻底,尤其是杂物堆积地、废弃房屋等场所无人清理,积水容器仍然较多,容易导致蚊虫孳生。

预防登革热

灭蚊和清理幼虫尤为重要

据悉,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登革热的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到39℃至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伴有体痛、发红、皮疹等症状。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目前,尚无疫苗预防登革热,也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防控登革热疫情的策略是干扰蚊虫生活史,降低伊蚊基数和消灭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伊蚊。专家表示,对于成年伊蚊,市民可开窗通风,避免潮湿,保持家中干净卫生。另外,也可安装纱门纱窗,挂好蚊帐,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柠檬叶桉叶油的驱蚊产品。而要想消除伊蚊,灭蚊是必要,清理伊蚊幼虫是关键。一般来讲,伊蚊幼虫喜欢藏在水培的植物里、花盆的底碟里、假山和水池里、家门口的瓶瓶罐罐里、自家楼顶等角落,市民要注意及时清理。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成成

通讯员:钱丽珍

编辑:金冬冬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640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