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数十亿个神经元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感觉信息。在眼睛中,被称为光感受器的特殊神经元可感知光线。11日,美国犹他大学约翰·A·莫兰眼科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合作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他们如何将视网膜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模型,研究神经元是如何死亡的,并介绍了“复活”神经元的新方法。他们恢复了器官捐赠者眼睛中的感光神经细胞,并恢复了它们之间的通信,新发现将改变大脑和视觉研究。
“我们能够唤醒人类黄斑中的感光细胞,黄斑是视网膜的一部分,负责中心视力(即形觉)以及我们看到细微细节和颜色的能力。”该研究主要作者、莫兰眼科中心科学家法蒂玛·阿巴斯博士解释说,在器官捐赠者死后长达五个小时的眼睛中,这些细胞对强光、彩色光,甚至非常暗的闪光都有反应。
虽然最初的实验恢复了感光细胞,但这些细胞似乎已经失去了与视网膜中其他细胞“对话”的能力。研究小组发现,缺氧是导致这种通信丧失的关键因素。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研究小组在器官捐赠者死亡后20分钟内摘取了其眼睛,并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运输装置,以恢复器官捐赠者眼睛的氧气和其他营养。他们还制造了一种设备来刺激视网膜并测量其细胞的电活动。通过这种方法,研究小组能够恢复在活人眼睛中可看到的一种特定的电信号,即“b波”。这是第一次从死后的人眼中央视网膜上记录b波。
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在器官捐赠者的眼睛中恢复了非常有限的电活动,但从未在黄斑中实现过。现在,研究人员能够让视网膜细胞相互“对话”。
该团队展示的这一过程可用于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神经元组织。这项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致盲视网膜疾病。
研究人员指出,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研究和对动物模型的依赖相比,这种方法可降低研究成本,因为动物模型产生的结果并不总适用于人类。虽然老鼠通常用于视觉研究,但它们眼球中没有黄斑。未来,研究人员还可在功能正常的人眼细胞上测试潜在的新疗法,从而加快药物开发。(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数十亿个神经元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感觉信息。在眼睛中,被称为光感受器的特殊神经元可感知光线。11日,美国犹他大学约翰·
据美国太空网10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近日宣布,为其热核动力航天器演示计划第二、第三阶段征集提案。该计划名为敏捷双
英国《自然》杂志11日发表的一项衰老学研究显示,灌注了年轻小鼠脑脊液的老年小鼠之所以出现了记忆改善,可能要归功于对神经细胞功能具有恢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数十亿个神经元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感觉信息。在眼睛中,被称为光感受器的特殊神经元可感知光线。11日,美国犹他大学约翰·
据美国太空网10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近日宣布,为其热核动力航天器演示计划第二、第三阶段征集提案。该计划名为敏捷双
英国《自然》杂志11日发表的一项衰老学研究显示,灌注了年轻小鼠脑脊液的老年小鼠之所以出现了记忆改善,可能要归功于对神经细胞功能具有恢
近日,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培荣青年研究员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高能
在发表于10日《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中,比利时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确切机制,并在实验中阻止了病毒感染。该发
据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发现海草场底部蔗糖积累浓度约比此前海洋记录高出80倍。这些发现表明海
新冠病毒自出现以来一直在变异之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挑战。而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株,新冠疫苗升级的各种研究也一直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5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们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与其它灵长类动物在进化之路上分道扬镳后,人类BRCA2基因上出现
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了单细胞分辨率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图像,创建了一个定位眼睛内每个亚群的参考地图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