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记忆连接背后的关键分子机制。他们还确定了一种恢复中年小鼠大脑功能的方法,以及一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艾滋病药物可达到同样的效果。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该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加强中年人记忆的新方法,或有助于对痴呆症进行早期干预。
人类大脑很少记录单一的记忆,相反,它们将记忆存储成组,这样对一个重要记忆的回忆就会触发其他与时间相关的记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大脑逐渐失去了连接相关记忆的能力。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和精神病学教授阿尔西诺·席尔瓦领导的团队,专注于一种名为CCR5的基因,该基因与搭艾滋病毒便车感染脑细胞并导致患者记忆丧失的基因相同。席尔瓦实验室在早期的研究中证明,CCR5的表达会降低记忆回忆能力。
在当前的研究中,席尔瓦团队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核心机制,即小鼠能够将它们对两个不同笼子的记忆联系起来。研究人员以微型显微镜作为进入动物大脑的窗口,观察神经元的放电及创造的新记忆。
提高中年小鼠大脑中CCR5基因的表达会干扰记忆联系,小鼠会忘记两个笼子之间的联系。当研究人员删除小鼠体内的CCR5基因时,小鼠能将无法连接的记忆联系起来。
席尔瓦此前曾研究过FDA于2007年批准用于治疗HIV感染的药物马拉韦罗。研究发现,马拉韦罗抑制了小鼠大脑中的CCR5。当研究人员给老年小鼠服用马拉韦罗时,这种药物复制了从它们的DNA中删除CCR5的效果,年长的动物能够再次连接记忆。
该发现表明,马拉韦罗可帮助恢复中年记忆丧失,以及逆转由HIV感染引起的认知缺陷。
研究人员下一步将组织以早期干预为目标的临床试验,测试马拉韦罗对早期记忆丧失的影响。一旦完全了解记忆力是如何下降的,研究人员就有可能减缓这一过程。 (记者张梦然)
5月24日,干细胞领域权威国际期刊《细胞·干细胞》刊登了我国学者历时5年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与中国科学
5月24日,干细胞领域权威国际期刊《细胞·干细胞》刊登了我国学者历时5年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与中国科学
英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团队发现,当二维电子系统暴露于太赫兹波中时,会产生一种新物理效应——平面内光电效应。这一最新发现有望催生出更灵敏
据25日发表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西北大学工程师开发出有史以来最小的遥控步行机器人,它以一种小巧可爱的螃蟹形式出现
应用于量子位的高保真量子逻辑门,是可编程量子电路的基本构建块。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高级量子测试平台(AQT)的研究人员在超导量子
根据澳大利亚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的一项突破性新研究,角膜——眼睛的透明保护性外层,对帮助人们看东西至关重要。它能产生一种微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